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21章 肯定是对面给的太多了!(第 4/4 页)

    目光从田导身上移开,看向后排,入目便是后排教授们那错愕的神色,乔喻觉得更有意思了。

    不过也有些事让他郁闷,比如并不是每个人都看著他,竟然还有人在低著头不知道在干嘛....差评!都当教授了,上课还不认真听讲,太没道义了。

    算了,也行吧。

    反正台下的大佬们都玩的这么开心,那他皮一下应该也没人会计较吧?

    开讲前,乔喻又看了眼台下的潘教授,等掌声停歇时,乔喻便开始了他的讲解。「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说了两句简单的客气话,乔喻开始藉助做好的ppt,有条不紊的开始讲解他的整个思考过程。当然讲解中,乔喻也没忘诚恳的感谢了潘敬元教授对他无私的帮助。

    也让潘敬元收获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只不过乔喻敏锐的感觉到,潘教授似乎对他的感谢并不太感冒,于是乔喻专门多感谢了几次..也不是故意的,他初始阶段很多想法的确来自于潘敬元的指导,两人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以作证。当然乔喻也同样感谢了那天给他启发的埃尔顿教授。

    这位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老教授在台下就笑得很真诚。就这样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过去。

    乔喻按照之前的要求,留下了十五分钟的提问时间。回答了几个问题之后,讲座即将结束。

    乔喻开始做最后的总结:「再次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专题讲座。另外,我又有了一个很美妙的想法,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的工具来解决几何朗兰兹猜想的局部—全局一致性问题在复杂奇异点上的适用性问题。

    我甚至认为这个工具或许并不复杂,只需要允许我们对这一类奇异点处的几何结构进行局部重构,确保局部性质能够正确地全局化,就能保证ambidexterity定理在复杂奇异点处依然适用。

    比如在该点的局部几何结构中构造一个同调层,并通过某种方式构建一个可以对其进行操作的算子。当然,这只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假设。

    遗憾的是,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我想也许下次我们再见面时,一定能探讨出一个结果。而且我相信那一定是个好的结果,这个工具一定存在,只是还在酝酿之中。谢谢大家!」

    说完,乔喻微微鞠躬,但台下没有响起本该响起的热烈掌声,零散几声也在潘敬元开口后,消失了。「乔喻,你可以把你的解决思路说说吗?」

    乔喻干脆的摇了摇头说道:「很抱歉,潘教授,现阶段真的就只是一个很空的想法,能说的我都说了。你知道的,那就是一种很纯粹的数学直觉...

    就好像我学习了你们团队的论文一样,有种直觉感觉证明过程可能无法包含所有情况。然后也是思考了很久才在埃尔顿教授的启发下,突然有了灵感。」

    然后乔喻认真的保证道:「当然,如果我真的有了办法,一定第一时间向你汇报。」最终热烈的掌声还是响了起来。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乔喻也大概明白了,交流都是在会议之后的意思。

    其实上次他就体验过,不过他选择了快速闪人了,没有留下来跟教授们详细讨论。但今天不同,他跟田言真一起留下来加入了众多教授的讨论,甚至还跟几位邀请来的外籍教授以及袁老这边的华清教授们一起吃了顿饭。

    乔喻也终于有机会跟这些数学界的大教授们做更深入的交流。

    跟讲座上的提问极有针对性完全不一样,会议后大家不管是提问还是回答其实都很随意和发散。比如聊著聊著就会针对某位教授最近提出的一些想法跟观点进行评价跟分析,有认可的,也有不屑的。

    从一些小细节就能看出某某跟某某的关系如何

    同时大家还会讨论一些近期研究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当然也不是一定需要别人能给出解答,大家就是一起聊聊,看能不能提出一些建设意见。

    这块聊著聊著,又会转到某位不在场教授的研究成果,就这样不停循环..

    总之这种交流更加轻松,而且涉猎面更广,如果正好碰到感兴趣的话题,的确是能获得不少启发。对于乔喻来说,最大的收获大概是短短一个多小时,乔喻的大脑里就多了好几位还没见过的教授名字,以及他们最近在做的项目跟成果。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些数学家们私底下交流还是很多的,那些教授人都不在现场,但他们的工作进展现场许多教授似乎都了如指掌,其中也包括了彼得·舒尔茨。

    比如他就从埃尔顿教授口中得知,彼得·舒尔茨最近在跟微软研究院的计算机学家凯文·布扎德合作,忙于做「液态张量实验」。一个新的名词,不过经过教授们的解释,乔喻大概明白了就是通过电脑辅助的形式化来验证数学理论的正确性。

    更具体些就是布扎德的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lean的互动式定理证明助手,邀请彼得·舒尔茨合作,具体工作就是将复杂的数学理论转化为可由lean验证的形式。

    这涉及到对多个数学定理和命题进行细致的分解,还要确保每个步骤在形式化过程中都是准确的。

    乔喻觉得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毕竟这项工作一听就需要耗费无数的时间跟精力。不过考虑到合作方是微软,乔喻又觉得能理解了...

    一定是微软给的太多了!

    除此之外乔喻甚至还听这些教授们说了许多数学界的秘辛,当然也不知道算不算秘辛。比如某位大佬的某些小怪..

    还有人私底下问他田导跟袁老的事情,不过都被乔喻打著哈哈,绕过去了..大佬之间的事情,他知道什么?他什么都不知道啊!

    总之乔喻一直秉持著学术方面的问题,大胆发表看法,至于数学界的一些新闻,他当故事听,绝对不开口评价...除了跟教授们的沟通之外,他还忙于观察华清的教授们跟田导的互动。

    最开始有人试探著跟田导聊了几句,发现袁老似乎并没有表现明显不悦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田导交流...好在田导跟袁老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交流,偶尔眼神对上,也会快速移开,这也让乔喻松了口气。

    虽然他自问一直对两位大佬都是坦诚相待,但喜欢两边起舞的人,还是不太希望两位大佬没事儿就坐在一起对对帐的。毕竟再聪明的大脑,也不可能随时都注意每一个细节。

    就这样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挺好的。

    华清跟燕北两个研究中心以后多点合作交流,两位大佬还是各自在各自的地盘呆著就挺好。

    脑子里正快速盘算各种念头的乔喻忘了一件事,那便是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网络组成的一份子,教授们也无一例外。

    刚刚他光顾著看华清教授们的表情去了,天知道现场多少教授,偷偷摸摸的拿出手机把袁正心跟田言真同框的照片拍了下来。

    是的,可不光是华清的教授这么干,燕北的教授一样在这么干。毕竟对于华夏数学界来说,这绝对是个大事,天大的事。

    原本大家都以为这两位大佬这辈子大概是老死不相往来了,谁能想到田言真突然就出现在了华清逸夫馆的世纪报告厅里,还跟袁正心面对面的站在了一起。

    乔喻只是觉得有趣,但在其他人看来这可是瓜,大瓜,数学界的惊天大瓜。

    所以真不能怪他的专题讲座开始时,后排很多教授都低著头在搞小动作,其实大家都在把这个消息通过各自的渠道散播出去。

    当然,所有那些同框的照片,不管从哪个角度,只要是有田言真跟袁正心的正脸,那必然都有乔喻的正脸。因为他之前是跟田言真站在一起,之后是跟袁正心站在一起。

    吃饭的时候他又干脆坐在两人中间的位置,曝光率直接拉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攻玉 上瘾 仵作惊华 甜妻 白色口哨 雪意和五点钟 文物不好惹 顶级诱捕公式 敬山水 漂亮朋友 理我一下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娇瘾 杀死那个白月光 猫咪的玫瑰 天之下 小蘑菇 慢性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