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22章 这帮人……都疯了吧?(第 1/4 页)

    许多人都没意识到,移动网际网路时代,只要拥有一部智慧型手机,每个人都成了一个信息节点。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华清、燕北的教授们。

    他们的本意只是跟同僚、同窗跟好友们分享一个劲爆的大瓜。甚至在将图片又或者视频发出之前,压根就没想那么多。但事实是当一张足够劲爆的照片出现在一个超过两人的群里之后,裂变式的网际网路传播效应便已经不可避免了。

    更别提何止是一个两人群,许多教授一出手就是几十甚至百多人的大群,一次还不止发一个,直接玩群发。反正只要是两位大佬不在的群,都可以发。

    毕竟哪怕是华夏顶级学府的数学教授,也都是一个个普通人,喜怒哀乐跟正常人其实差不多,吃瓜的天性也差不多。无非是大家平时感兴趣的东西不太一样,吃瓜的方式跟内容自然也不一样。

    于是在乔喻的讲座进行时,袁正心跟田言真同框的照片已经开始在诸多教授的朋友圈泛滥了。

    燕北大学里,薛松刚刚放下一篇论文,点开手机微信,打算看看朋友圈放松一下,刚点开便看到了这样一张照片,乔喻正站在袁老身边,另一边是一位外籍教授,田言真则站在袁老的对面。

    照片里这个角度田言真虽然只是一张侧脸,但只要见过田言真的人自然能很轻松的认出来。对方的配文是:「又是活久见的画面,本以为有生之年肯定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

    薛松看著照片有些失神。

    其实自从乔喻那天毫不犹豫的给袁正心打了那通电话,还说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话后,薛松就猜到了肯定会有这么一天。但他还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如此突然,如此之快

    摇了摇头,又继续开始刷朋友圈,很快更多的照片出来了.甚至还有一个视频。

    视频中乔喻跟袁老站在报告厅的大屏幕前,袁老正在讲话」....乔喻,想必大家已经都认识了,他是数学界的后起之秀,也是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跟我们华清数学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培养的学生..

    听了这段话,薛松也明白田言真今天会出现在华清大学乔喻讲座现场的原因了好一个联合培养..

    不过薛松觉得这对于乔喻来说确是极好的,意味著未来乔喻不管用了哪边的资源,双方都不会有太大意见。大概田言真也是这么考虑的吧?薛松心里想著..

    这一点其实很重要。

    毕竟两个数学中心虽然都是依托于两位领头人成立的,但并不是说两位大佬就能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想法。现阶段乔喻还用不上太多资源,大家都没什么意见。

    但以后就不好说了。

    乔喻毕竟是燕北大学这边的学生,如果抢了华清那边的资源,谁心里会舒服?

    数学界的确需要天才,但抢到可能本该属于自己的资源了,大家的想法可能就不一样了。如果再考虑到袁老的年纪...

    薛松只能在心里感慨两位大佬是真想的深远,也真是为乔喻操碎了心。他能想到的,想不到的,两位大佬都想到了要说两人真放弃了恩怨?

    恐怕未必。

    只能说两人同时选择了未来。

    想通了这一层,薛松突然便感动了,眼眶不自觉的有些湿润。在斗争中妥协的艺术,总是那么容易让人心绪澎湃。他相信两位大佬都没跟乔喻说这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人都认定了乔喻代表著华夏数学界的未来。

    也不知道那个小子意识到没有..

    于是薛松直接把朋友圈诸多不同的照片都给保存到自己手机上,然后直接来了个九宫格的朋友圈...

    「今天是公元二零二五年,四月八日,星期二,农历三月十一。我相信华夏数学史必然会记下这一天,不管以何种形式。「

    ..

    当薛松把这条消息发出去之后,这个消息已经在整个华夏的高校、研究所..教授圈里传遍了。

    临海的双旦大学,潇州的余江大学,江城的江城大学,星城的星南大学,深州的深大,北边的哈城工大,西林的瓜大,乃至最西边的边疆大学..

    甚至科学院的院士圈子都开始讨论这事情。内部的讨论还很含蓄,网络上就不一样了。

    乔喻的讲座才刚进行到一半,懂乎上已经有了一堆类似的提问。

    「田言真院士历史性的出现在华清大学图书馆世纪报告厅跟袁老先生同框出现,请问这是否意味著数学界领军俩师徒在反目十年后握手言和?据说两人握手言和的契机就是在多张照片中出现的乔喻,这是真的吗?」

    没办法,这个时候消息已经从教授圈传到学生圈了。

    不要低估懂乎潜在的热榜问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起码在数学生看来,这个问题提出来必然会上热榜,因为他们的各个群聊里都已经讨论得快爆了,一会不看就是99+。

    虽然这个事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但知道的人都在群里不停的科普当年那段往事。群里一帮人不管正在干啥,几乎都跑出来吃瓜!

    最重要的是,当年这个事可是火出圈了的,不止是数学圈在吃瓜,大家都在吃瓜..

    当然不止提问的是这么想的,对于平台来说,每个关注度高,或者很可能成为热点的问题,自然也有工作人员会去跟的甚至手动处理一下问题的热度

    当然,只要问就是没有,那就代表都是算法。缓步迈进智能时代的节骨眼上,算法跟大数据不但是生产力,更是背锅神器。

    很自然的,等乔喻的讲座结束之后,关于华夏数学界两大山头世纪大和解的问题,就已经登上了懂乎热度榜前三。是的,三个问题都是关于这次两人同框出现的。无非是引用的照片不一样,提问的偏重点不一样。

    其中乔喻也抢了两位大佬的风头,占了一个。

    毕竟燕北、华清两个数学科研中心官宣联合培养的学生,这么多年了,还真就这么一个。更别提乔喻才十六岁,明明应该是读英才班的年纪。

    众所周知,两边的数学英才班都是数学科学院办的,跟研究中心关系不大..

    燕北、华清这两个数学研究中心起步都是招收硕士研究生,根本不会对本科招生。

    所以这位乔喻小兄弟,何德何能获此殊荣?他这个年纪难道不应该乖乖的跟著本科生去找教授上课吗?所以这个家伙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别说cmo第一啊!

    每年cmo都有第一,而且从来不缺满分选手,但这么多年了也没谁能被两大研究中心看重。有问题就会有答案。

    只是这个问题下面回答乱糟糟的,说什么的都有。但很快一个回答就被顶了上去。

    「呵呵...只能说你们见识少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还有人怀疑乔喻身世的。这么说吧,牛逼的身世的确有可能让两边同时培养,但请稍微动动你们的大脑,要多牛逼的身世才能让两位大佬同时现身亲自为他站台?换两位教授不行吗?

    之所以是乔喻,而不是别人,原因就两个字,实力!如果你们中有谁能做到十六岁,随便看几本书,读几篇论文,写出的论文就能被ann.math选中,即将刊载。

    不懂ann.math分量的同学,可以去查一查。另外他只用一个月时间找到数学界近期极火的几何朗兰兹猜想证明漏洞。这一系列证明包括彼得·舒尔茨在内多位世界数学大佬都曾称赞过。

    是的,你们看的视频,就是乔喻在跟研究几何朗兰兹猜想的数学家们分享他找到几何朗兰兹猜想证明漏洞的思路跟心得。别说十六岁了,六十六岁的教授也没人做到。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上瘾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仵作惊华 理我一下 白色口哨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漂亮朋友 痛仰 黑天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敬山水 杀死那个白月光 俗人回档 甜妻 顶级诱捕公式 温柔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