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23章 咱家以后就是豪门(第 1/4 页)

    安静的小房间里,乔喻眯著眼睛看微信里那一条条往外蹦的消息。

    果然,一群人都已经疯了。

    连毕业时候才出生,不过热闹了两、三天,便已经假死很久的十三班同学群,消息都已经被干到99+了。乔喻忍不住率先点开看了一眼。

    好家伙,果然这个群聊天记录就不能超过99条,只要超过了,大概率就会开骂,此时就已经骂起来了。不对,是已经开始约架了。乔喻往上翻了翻,争吵的内容竟然因他而起..

    班上两位大哥,竟然为了谁请他上网次数比较多吵起来了...最开始还能情绪稳定想@他出来评理,他没出来之后两边越说越气,已经开始骂战了,估摸著接下来就要把对方约出来碰一碰了。

    十三班的暴躁老哥虽然毕业了,但依然精力旺盛,武德充沛,不服不行。大概瞅了几眼,乔喻便没再看班级群。

    没办法,这个时候他不论说什么,都是火上添油。而且约架的两个大佬,一个在东山省,一个在星城某职校,相隔几千公里,想打大概也得等到暑假才行。

    老哥们反射弧再慢,几个月时间应该也消气了..

    乔喻有丰富的跟暴躁老哥打交道的经验。他不说话,两人就是意气之争,打打嘴炮而已。他要是说了话,一不小心真伤了某位老哥的面子,说不定就是一场千里奔袭...

    不过这时候乔喻也大概知道微信里这么热闹的原因了。

    两位大佬同框,他又正好一直在c位,微信里这帮人要不然是在羡慕嫉妒恨,要不然就是来找他打探消息,又或者来蹭脸熟的。

    张局长、贺校长、兰老师都发来了消息,都是在勉励他的。

    好神奇,也就是一下午的功夫,这消息竟然就已经传到星城去了?

    这些大佬收到消息,乔喻还能理解,但十三班的同学也能看到他做讲座的消息,就真有些离奇了。三位老师的鼓励,乔喻一一给了回复。

    保持谦逊的态度,也许在某个时候可能有不菲的收获。接下来就是一堆私聊的。

    他的好友不多,但奇奇怪怪的人总有那么几个。

    唯一让他意外的是,他建的朋友群竟然没什么动静..大概是朋友群的朋友们都很刻苦,没空吃瓜吧?

    乔喻很欣慰。

    刚这么想著,突然发现余永俊私发了他好几条消息,和几张截图。

    有一张是懂乎上的答案长截图,讲得是他来燕北之后的成果,然后是三个人的新群截图。

    大概浏览过之后,乔喻觉得陈师兄说话真好听,龚家涛那家伙的确太猥琐了。谁是朋友一目了然。比如龚家涛跟余伟甚至都不愿意在朋友群里发声,来为他增添一点情绪价值。

    不像陈师兄,直接上懂乎的大号为他站台。判断如此精准,只因为一点,他这栋楼上只有一间房做办公室用。啧啧啧,还是2023年的新知答主,很强啊!

    不过乔喻也就是看看,没给余永俊回消息。因为时间还早,他如果这个时候回了消息,肯定会迎来这小子的消息轰炸,他也别想干别的事儿了。

    等imo开始的时候见面了,再教这些小伙伴做人好了。

    最后才乔喻才从角落里看到了许树那条卑微的消息,然后他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个实名认证了的微博号来著....其实当初配合许树申请了这个实名认证的微博乔喻也是有考虑的。

    流量为王的时代,有一个对外做大范围信息外放的窗口,对于数学研究来说可能没什么用处,毕竟数学这块很难做科普。但对于赚钱来说,还是有用的。

    如果他单纯想当个大数学家,是否经营微博真无所谓。但如果他想未来赚很多钱,微博这种发声渠道还真有用。人们迷信权威,同时人们又鄙夷权威。

    这一切的前提有两个,第一个是权威是否真够权威,或者说是否有绝大多数人认可,且拿得出手的成绩。比如说诺奖得主,就算公开说胡话,也自有其拥趸为其辩经。

    第二则是所谓权威说的话是屁股是坐哪边的,受众是否爱听。

    如果某位不知名专家会说话,能让绝大多数人喜欢,哪怕自身成绩差一点,依然能拥有许多忠实拥趸。

    那些成功学讲师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能精准确定自己的粉丝群体,并顺利把粉丝群体洗脑,那他可以随便住自己身上加诸多光环,粉丝们也会深信不疑。

    乔喻甚至能用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把这些解释得明明白白:i=y·s/r。l为专家的影响力,y是专家的表达能力,r则是受众的认知水平。

    受众认知水平越低,讲师的表达能力越好,影响力就会越大,洗脑就能更彻底。

    相对于懂乎、b站这类经过用户提纯的专业平台,毫无疑问微博这种大众化平台,r肯定是较低的。这无关任何鄙视链,完全是由平台自身定位跟其承担的社交属性决定的。

    一个冷到极点的知识,根据统计年鉴显示,在这个许多人感觉大学生已经多到泛滥的时代,华夏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总占比也仅为12.7%左右

    也就是说华夏还有百分之八十七左右的人是大专及以下学历。众所周知,人的认知水平除少数特例外,绝大多数都是随著教育年限的提升而提高的。

    从数学上说,平台活跃人数越多,整体认知水平越低,也是能用简单的公式处理的。

    由此可知,微博的确是个好地方。更是各大网际网路商家平台跟娱乐明星流量的必争之地是有道理的。所以乔喻立刻登陆了微博。

    虽然微博他暂时还用不上,那只是因为赚钱的计划还没提上日程,但还是有涨粉需求的。总得先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不然等真需要这个窗口的时候,不堪大用就尴尬了。

    登上微博之后,乔喻第一时间便看到了挂著自己名字的热搜。呵,他竟然也上话题榜了,一帮人还争论他有多牛逼?

    挺有意思的。

    最有意思的是埋汰他的人还挺多的,跟其他人想像的不同,乔喻越看越乐。

    尤其是讽刺他以后肯定拿不到诺贝尔数学奖的——他觉得自己真可能拿不到。除非他未来牛逼到给瑞典皇家科学院打个电话,让他们必须增加一个诺贝尔数学奖。

    从这个角度考虑,乔喻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能拿捏住瑞典皇家科学院就够了。无非是怎么拿捏而已。

    狭义的墨菲定律是任何可能出错的事情最终都会出错。以此可以推导出广义的墨菲定律:任何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最终都会发生。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系列中增加一个数学奖,显然不属于那种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事实上只要有足够的外因推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很少。

    如果再加上人类作死的程度,真就是这个世界发生了任何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不奇怪。事实上很多现实魔幻主义的事情发生之后,大家都会发出编剧都不敢这么写,电影都不敢这么拍的感慨。

    显然微博上的脑洞者开辟出一个新的极具挑战性的课题——究竟怎样的学术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号召力,才能让瑞典皇家科学院放弃传承百年的坚持,违背创始人的意愿,在诺奖中增设一个数学奖。

    乔喻觉得可以把这个课题纳入待办事项,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顺手就给办了。主打一个听劝,让华夏微博网友也体验一次言出法随的快乐。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刺青 攻玉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上瘾 白色口哨 仵作惊华 雪意和五点钟 理我一下 敬山水 漂亮朋友 慢性沉迷 甜妻 文物不好惹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杀死那个白月光 你比北京美丽 偷香 顶级诱捕公式 他喜欢你很久了 猫咪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