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投稿(第 2/4 页)
听到这不友好的话,自知理亏的李恒没有介意,反而拿起一本《故事会》。
询问:“叔,这多少钱一本?”
连须胡还是有些不耐,随口答:“三毛。”
李恒从兜里数出三张毛票,递过去:“来一本。”
见他真金白银地掏钱,连须胡的态度登时缓和不少,接过钱,在好奇心地驱使下问了一句:
“你抄那么多投稿地址干什子用?”
“哦,这个啊,昨天下午我做了个梦,梦到自己成了大作家,今天就来试试运气嗬。”李恒有一个本事,那就是张嘴就来。
连须胡吧唧吧唧烟嘴,上下左右横竖打量他一番,见他这么年轻就不学好,光做白日梦,顿时松垮的眼皮耷拉下来,没了兴致。
邮局在老车站对面,离着不远,穿过一条马路就到了。
走进邮局大厅,他忽地就有些犯难了,由于时间匆促,《活着》前面的4万字,自个就只准备了两份手稿。
而抄写的投稿地址那么多,并且都是名家,一时间有了选择困难症。
前生他爱看书,闲暇时偶尔会写写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对《当代》和《花城》、《十月》这些四大名旦也有所耳闻。
但毕竟只是道听途说啊,他不是文化圈的人,对各家文学杂志的偏好和底蕴都缺乏足够了解。
最关键的是,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他记不清陈小米任职哪家杂志社了?
此番他之所以投稿当作家,除了赚钱改善家里条件、挣名声改变“西门庆”的糟糕形象外,同时也带着出口恶气的念头。
陈小米到底是在哪家杂志社呢?从记忆中扒拉了许久,结果还是没找到络头,李恒顿时有些泄气。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