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干就完了(第 3/4 页)
林朝阳被老谢同志卖的这一把情怀激得浑身起鸡皮疙瘩,现场的记者们却很感动。
谢靳的发言动情中带着些许夸张,但并不妨碍记者们对他这番话的认可。
说起来谢普成名很早,六十年代就凭借着《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春苗》等一系列电影成为国内的一流导演了。
改革开放以后他厚积薄发,又拍摄了《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天云山传奇》
《芙蓉镇》等一系列脍炙人口、广受欢迎的电影,在影坛的地位也由此走向德高望重。
但之后第五代导演迅速崛起,那几年章艺谋、陈凯戈的名字响彻电影界,很大程度上掩去了谢靳他们这些老一代导演的光芒。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谢靳会像很多他这一代老导演一样,就此退居二线的时候,他却拍出了《赤壁大战》这样经典的历史大片。
之后《鸦片战争》为国献礼,举国轰动。
连着两部大片让谢靳再攀艺术高峰,在电影界名声之隆重较之如日中天的第五代导演们丝毫不逊色。
照谢靳所说,这一切都离不开林朝阳的帮助,他们二人简直就是影坛的黄金搭档啊!
后世章艺谋和张伟平没闹翻之前,二人的合作也被国内影坛传为佳话。
谢靳和林朝阳的合作时间更长,取得的成绩更加辉煌,含金量也更高,对记者们的触动自然也更大。
谢靳发完言,记者们的情绪被彻底调动起来,话筒和镜头齐齐的对准了林朝阳,他不做一番慷慨激昂的表态都说不过去。
「老谢说要感谢我,这话扯得远了,我们是老朋友。
这几年我不怎么参与电影的剧作工作了,他的电影缺钱找到我,恰好我又力所能及,
再合作也是人之常情。
最关键的是老谢这人有艺术家的担当,他拍的片子不光是为了娱乐,更是为了责任。
《赤壁大战》是这样,《鸦片战争》是这样,这次拍《拉贝日记》也是这样。
南京——」
林朝阳深吸了一口气,朗声说道:
「六十多年前中国积贫积弱,日寇侵华,九州动荡,国土沦丧,举世震惊。
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1937年的冬天南京城日月无光,血染苍天。
我们要把这部电影拍出来,不是要为了证明什么,而是要让三十万遇难同胞的在天之灵看着,我们没有忘了他们。
我们更要告诉后辈,这段历史我们不敢忘记,也不能忘记。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林朝阳的讲话真真切切的传递到每一位记者的耳中,慷慨激昂,振聋发。
发布会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如果说刚刚谢靳讲完话后记者们还只是激动,那么现在记者们就是热血沸腾了。
有些记者甚至泪眼迷蒙,发布会现场在此刻生出一股神圣而又庄严的气氛。
热血沸腾的不仅是记者,还有谢靳,他跟被打了鸡血一样,先是猛的抱住了林朝阳。
又抓住了话筒,动情的说:「朝阳的话是对我的鼓励、对我的鞭策,也是愿望和重托。我和剧组的同仁一定要把这部电影拍摄成震撼人心、传之后世的艺术力作,使这样的人类悲剧不再重现。」
发布会上的掌声再次热烈起来,达到了巅峰,《拉贝日记》的开机发布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登上了国内各大电视台和报纸的版面。
但临走时林朝阳还是叮嘱谢靳别太拼,爱惜身体,可惜此时谢靳已经被他激发出了战斗状态。
眼神中只有四个字:
干就完了!
从横店离开,林朝阳没有回燕京,而是去香江兜了一圈。
离港两年多,从表面上看香江几乎没什么变化,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已经逐渐散去,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香江打赢了金融保卫战,但只是惨胜,股市恢复了部分生机,楼市却陷入了低迷。
从1991至1997年,本就不低的香江房价6年再涨4倍,市民们炒房成风。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