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写不成了,忒忙!(第 2/4 页)
他前前后后也在燕京待了四五年了,各种场所去了很多,但像丽京花园这么高端的房子还是第一次来。
于华下意识的拿这别墅和小六部口胡同比,他觉得小六部口胡同除了占了个地段,剩下的几乎被丽京花园碾压。
真不愧是燕京第一豪宅!
巩俐端着两杯咖啡过来,于华终于尝到了什么叫阿拉比卡豆,只感觉又酸文苦。
这玩意儿,比速溶咖啡差远了!
咖啡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着》的改编。
章艺谋不算是健谈的人,但在谈到电影时,却总能侃侃而谈,神采飞扬。
于华跟他聊天,巩俐就坐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于华偶尔分神,见到巩俐那张脸,莫名的就会想到媒体上的各种报道。
然后他连忙集中精神,倾听章艺谋的想法。
聊了好几个小时,外面天都黑了,逐渐理清了改编的思路,到最后章艺谋谈到了关于剧本的创作。
他提出希望于华这个作者能够担任编剧,不过鉴于于华没有撰写电影剧本的经验,章艺谋说要再叫上个芦苇。
《霸王别姬》去年横扫戛纳,芦苇这个编剧也一举成名。
于华对此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反而觉得如果芦苇能担任编剧,那是再好不过的事,等于是为《活着》的改编保驾护航了。
然后章艺谋又提到了版权费和稿费的问题。
「按照我们林氏影业的规矩,版权费一般在20万港元—”」
「20万?」
于华仔心中畅想过小说改编的版权费,但20方港元这个数字还是远超他的预想,以至于让他发出了一声惊呼。
章艺谋自然知道这个数字对于内地作家来说是一笔大数字,他接着说道:「另外你要是担任编剧,还有10万港元稿费。」
那就是30万港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是多少?
好像是22万左右!
于华被巨大的幸福感冲击的有些眩晕。
别管是参加工作,还是从事写作以来,他还从来没有赚过这么多的钱,细数他这些年赚的钱,恐怕连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还有——」章艺谋的话没停。
还有?
于华已经傻了,拍电影这么赚钱吗?怪不得巩俐能买这么大的别墅!
「还有电影上映之后,你和芦苇作为编剧也会有一些分红。」
于华好奇的问了一嘴,「分红能有多少?」
「这个可说不好,得看电影的收益。」章艺谋想了想举了个例子,「芦苇上部电影到目前为止拿了超过200万港元。」
200万港元!
于华倒吸了口凉气,这个数字已经完全超过了他的认知,于华想不明百写个剧本而已,怎么能赚到这么多钱。
章艺谋只好耐心的给他解释了林氏影业对于编剧的厚待,又说道:
「《霸王别姬》拿的可是戛纳金棕榈,光是在内地和香江的票房加在一起就有8200万港元。
而且在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受欢迎,海外发行权已经卖出了四十几个国家,带给林氏影业的收益超过了1亿港元。
过两个月要是能拿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个收入翻个倍也不是不可能。」
说完他又特意强调一句,「其实如果芦苇要是我们公司的编剧的话,他的分红还能再高0.5%。」
于华陷入了失语状态,他现在已经没有脑筋去算0.5%的分红是多少钱了。
于华忽然想到,章艺谋把《霸王别姬》吹的天花乱坠,他自己的《秋菊打官司》不是一样得了威尼斯金狮奖吗?
一个编剧都赚这么多钱,那导演得赚多少钱?
「那你——」
于华的问题还没问出口,章艺谋就打断了他,「咱们不谈这个,不谈这个!」
那模样像极了精打细算的地主老财,于华不禁哑然失笑。
接着他忍不住憧憬了一下,要是《活着》改编之后也能得个欧洲三大的金奖,那他岂不是也能赚上百万元?
他想起了今天白天时候李拓提到的庄重文文学奖,这么一对比,感觉10万元好像也算不得什么了。
于华心里突然生出了一股冲动,要不他也去林氏影业当个编剧得了!
随即,他立刻又冷静了下来。
写小说才是他的立身之本,只要继续写出像《活着》这样的好作品来,还怕没有改编赚大钱的机会吗?
想到这里,于华内心的创作欲望猛然炙热起来,他的创作热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高涨过!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