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文明的假设(第 4/4 页)

    俄国人没这玩意早完续子了,而当时沙俄在远东的总督治所是雅库茨克(始建于1632

    年),整座城市建在永久冻土上,哈巴罗夫在这里种粮食发财了,建城时甚至捐了3000普特黑麦粉,后来被总督戈洛文以逃税的名义抓起来了·

    到了现代,西伯利亚、远东地区,黑麦仍然普遍种植。

    最后有一个问题:罗马时期的黑麦、1656年的黑麦和21世纪的黑麦是不是一样?

    21世纪的肯定不一样了。

    那么罗马时期和1656年的一样吗?难说。

    但不管怎样,这玩意从一开始就是在东欧、北欧广泛种植的,抗寒能力肯定贼强,并且经历了不止一次小冰河气候考验。

    温暖期时,渤海国都在兴凯湖种水稻,可一旦气温下降,马上就种不了,比如五代时(这又是一个小冰河期)火山大爆发导致的全球变冷。

    那么,水稻种不了,能种别的吗?比如小麦、糜子?

    理论上可以,但有个风险:小冰河气候不但平均气温冷,最恶心的是极端气候频发。

    你种小麦、糜子,生长关键期给你来个严霜甚至下大雪,马上颗粒无收。

    多来几次,你就破产了。

    所以,东北文明总是在温暖期发展起来,然后寒冷期立刻完蛋,再叠加屠杀,中国历史上东北地区的文明反复周期性清零。

    明明唐代渤海国有城池、用汉字,甚至还有人去长安考中了宾贡进士(专为外国人开设的考试科目,发放宾贡进土文凭),以及开船去日本贸易,被称为「海东盛国」,他们甚至一度控制了黑龙江以北的黑水,但为何到了明末就是那种渔猎原始人德性呢?

    农耕文明总是被气候、人为摧毁是主要原因。

    如果当时东北有北欧蛮子种植的黑麦,历史或许是另一个走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大唐腾飞之路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大明烟火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左舷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希腊神话 江湖三女侠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大清要完 嬉游花丛 霹雳火 回唐 明末:帝国崛起 明末逐鹿天下 撩神[快穿] 如意小郎君 斗罗之大昏君 黛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