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太子和治国(第 3/3 页)
这次冯智彧回高州走的就是这条路。
“这在大海上航行和在江河里航行还真不一样呢。”李丽婉的语气多少有些不太好,脸色也比较苍白。
她有一点点晕船的症状,在江河里航行还没什么,但海上的风浪比较大导致水面的波澜更大,颠簸性自然也更高一些了。
这让她感觉有些难受。
“的确,不过这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了。”揽过自己的妻子,冯智彧给她顺着气。
“海运与河运是不同的,这个世界很大,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去过的地方,而相比之下这海运就是一个打开未知世界的方式了,有这个探索是一件好事。”
说到这里,冯智彧想起了明朝的郑和,那个七下西洋的大航海家。
他也很想让人去做这件事,但凭着现在的大唐还没那个本事,现在大唐的底子太薄了。
明朝那可是经过了朱元璋这一代之后在朱棣的永乐一朝才开始下西洋的,而下西洋的初期耗费是很大的,只有在威信什么的都建立起来之后才有贸易的收入。
同时还要对那些小国赏赐,这也是一项不菲的支出。
当初的朱棣之所以能够支持征和下西洋是因为大明经过了朱元璋时期的修整,再加上太子朱高炽也是个过日子的一把好手。
如果没有朱高炽,别说下西洋了,怕是就连五次北征草原这事儿都不一定能做得到。
这还真不是瞎吹比的,朱高炽当了多少年的太子?又监了多少年的国?说是个大明的常务副皇帝都不为过了。
冯智彧还记得之前看过的一部明朝剧,里面有个情节是朱棣要去见建文帝,拿朱瞻基当担保,朱高炽为此跟朱棣杠起来了,甚至还说出了造反的话。
当时朱棣的神色就有些不对了,要说汉王朱高煦那种的造反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但朱高炽不一样。
监国多年,文官多少都是有交情的,就算交情不深也会有一部分人卖面子。
如果说朱高煦谋反是扯淡,那朱高炽谋反就极有可能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