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九章 悬山村(一)(第 4/4 页)
另外一种说法就跟巫术完全没的关系了。把两个尸体排好队,伸直前臂与地面平行,然后用两根长竹竿顺着手臂用绳索固定,这两具尸体就形成了一个架子,自然不会倒下来。两个赶尸人一前一后,抬着竹竿往前走,尸队就这么被‘赶起来’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给尸体喷上特制的防腐药水,然后由赶尸匠乔装打扮,把尸体背回家乡。
其他的说法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嘛,我们回去以后再细细地跟你们说。”
“还真是稀奇哒,老人家再摆一哈下蛊嘛!”张叔叔也听起了兴致。
肖大爷见有人捧场,越发来了谈性,当做是奇事给我们摆谈起来。
“说起下蛊,自然绕不开苗女。放蛊主要掌握在湘西苗女手中。通常是传女不传子,一般苗女长到十七八岁,她们的母亲就会教女儿一些防身的本领,会秘传她们制蛊、放蛊的本事。
会放蛊的妇女,湘西习惯称为草鬼婆。哪怕是当地人对草鬼婆也是又恨又怕,敬而远之。一般草鬼婆也轻易不会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但她们又非常容易辨认。特别好整洁爱干净的妇女,很有可能就是草鬼婆。
下蛊,又叫做‘放草鬼‘,那么‘蛊‘到底是甚么物事呢?
一说,蛊其实是毒药,下蛊就是投药。把特制的毒药投入到食物当中,人吃了之后,便会心智迷乱,受到投药者的控制。这种药粉的制作方法千奇百怪,没有固定配方,多是家传,有多少草鬼婆,就有多少种蛊药。
虽然制作蛊药的配方不同,但是成分都大同小异。《凤凰县志》里面记载凤凰的草鬼婆制蛊,主要是收集蛇、蜈蚣、蚂蚁、蟾蜍,然后将它们露干研磨成粉,用罐子装了,在山麓间藏匿一段时间,就制成了蛊药。
《怀化大辞典》里面又记载靖州、晃州等地制蛊,则是取蛇、蝎、蜈蚣、蟑螂、蜘蛛等毒虫藏于罐内,日晒雨淋,使其自相吞食,独存者则为蛊。”
肖大爷讲完一大段话,讲得是口干舌燥,我连忙把水壶递上去,趁机现个殷勤。大爷喝完水,又把水壶扔还给我,继续讲。
“当然这些事情嘛,都是些民间传说和野史故事,也就是摆龙门阵的时候摆一哈,当不得数。不过话又说回来,小心驶得万年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管他是真还是假,终归小心方是上策。”
有些话不便明说,所以肖大爷这才掰扯了这么大一通白话。反正我是听出来了,看来这一趟悬山村之行,没那么好过。我跟肖大爷还好说,我有些担心老王同志还有小胖,要是一个不小心,冷兵器和巫术火拼起来,那个更胜一筹还说不定。
尤其是小胖,老王他们好歹还有把武器防身。而小胖,就只有一身肥肉比较抗揍,想想还真不好办,早知道就应该把他留给司机,不该带他过来。
失策啊,失策啊,一面跟着大部队前行,我一面瞅着黄小胖纠结,以至于眉头都拧成了一个川字,自己都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