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的评价(第 2/4 页)
众人所担忧的是日后建奴做了天下,这老儿该不会博了个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名声吧。
刘宏明看出几人眼里的担忧,笑着开口:“不可否认,洪承畴是个能臣,只是风骨欠佳,无论是在大明还是清朝,他都是能臣。
在大明,他剿贼无数,维护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哪怕是日后仕清,他也很得入关的顺治皇帝的重用。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极为器重,拔擢他为大学士,负责南方战事。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进军策略,以较少代价平定了江南。
同时,洪承畴建议满人“习汉文,晓汉语”,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也曾针对顺治皇帝迎达赖喇嘛提出意见。
其意见甚多,大多被清廷信纳,加以推行,在洪承畴的推动下,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得以保障,各民族逐渐和睦相处。
顺治十年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总督军务兼理粮饷。
顺治十六年督清军攻占云南后回北京。康熙四年洪承畴逝世,康熙帝颁布御诏,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车道沟,立御碑。
历史对他的功绩做了客观的评价,这些无法抹去,同样的,他是贰臣这一点也没有敢否认。
他始终,没有被建奴接纳,也没有被汉人原谅,包括自己的家人。
顺治四年,洪承畴从江南总督任上奉召回京后,派人奉迎老母北上,说是要好好尽一番孝思。
及至奉派迎接的人到达福建南安,洪母居然束装就道,一副真准备去接受儿子奉养的架势。
乡里乡亲,无不诧异:以洪母之为人,何以会一改素节?
哪知洪老太太到京一下车,看见跪迎的儿子,抡起枣木拐杖就打,口中骂道:“你这个不忠不孝的畜生!我七十多岁了,你教我到旗下来当老妈子?我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
洪承畴成为镶黄旗汉军,按清朝定制,旗下命妇须轮番入侍太后。洪老太太千里迢迢征程,不辞跋涉,也要为中原百姓出一口恶气,其民族气节备受后人赞誉,洪母骂子也成为传统忠义教育中典型的事例。
洪承畴是一位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历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