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也是剑修与自由(第 4/4 页)

    老观主神色自若,王原箓心生疑惑,道童则是一头雾水,“我们认识?”

    陆沉望向那位又见面的道友,低声问道:“给贫道的碧霄师叔道过贺啦?”

    古鹤点点头。

    陆沉竖起大拇指,“如此上道,接下来在此修行,稳当了。”

    道童疑惑道:“道什么贺?”

    陆沉说道:“这位道友祝贺碧霄师叔荣升十五境啊。”

    道童一脸懵。啥玩意儿?

    王原箓倒抽一口冷气,双手插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陆沉转移话题,笑道:“微尘道友,此番重见天日,作何感想?”

    古鹤虽然心知不妙,依旧强自镇定,说道:“长生道上,不堪回首,故人长绝,散若浮尘。”

    老观主看了眼陆沉的道心。

    道士慨然有澄清尘世之想。

    何必如此?

    陆沉晃了晃两只宽大袖子,笑问道:“毫厘之差的伪十五,算得十五境么?”

    道童摇摇头,“依旧不算。”

    王原箓说道:“当然算。”

    陆沉笑嘻嘻伸手按住道童的脑袋,将其定住。

    道童没能掰开陆沉的爪子,奇怪问道:“陆沉,做啥子?”

    陆沉神色认真道:“要去做两件事。”

    道童问道:“找谁干架?”

    陆沉一脸震惊道:“什么脑子啊,这都猜得到?”

    道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陆沉手背砸去。

    陆沉立即一缩手,响起沉闷一声,道童这一拳打得自己脑袋两眼冒金光。

    陆沉揉了揉少年道童的脑袋,打趣笑道:“真舍得下重手,开窍了么?”

    老观主摆摆手,示意他们几个休要胡闹,带着陆沉一起散步走向道观门外。

    总要尽一尽白玉京掌教的职责。

    要让青冥天下不至于大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帮助师兄余斗解决一份后顾之忧。

    要捷足先登,替不知具体何时归乡的大师兄寇名,扫清一条道路,祛除隐患。

    “白玉京陆沉拜别师叔。”

    陆沉停下脚步,规规矩矩打了个稽首,用了两个说法,“道士陆沉拜别碧霄道友。”

    远处瞧见这一幕的道童愈发不解,太阳打西边出来啦?陆沉这厮都懂礼数了?

    老观主欲言又止,终于还是点点头,以心声问道:“落魄山朱敛呢,不去管他了?”

    陆沉洒然笑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还计较主客身份作甚。在这人间,先来后到,都是归客。”

    要做成此事,陆沉就得是三教祖师散道之后,崭新人间的第一位伪十五境。

    毕竟需要以伪十五对付伪十五。

    青冥天下,大地之上,旧蔡州地界,那头到处逛荡的化外天魔如临大敌,蓦然抬头望向一轮明月,第一次生出莫大的恐惧心,它毫不犹豫开始逃窜。

    道士下了明月,去了人间。

    ————

    在这蛮荒异乡,脚下道路依稀,流彩问道:“跟在邹先生身边,见识过很多奇人异士吧?”

    刘材点头道:“见过不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看不出境界高低的读书人。”

    流彩好奇问道:“此人跟邹先生过招了?胜负如何?”

    刘材摇摇头。

    李希圣曾经在一处寻常市井找到过邹子,当时刘材就跟在邹子身边在人间闲逛。

    找邹子,是为了妹妹李宝瓶。

    在那之后,李宝瓶就没有必须穿红衣的讲究了。邹子当年作为,对李宝瓶而言是一种庇护。

    倒是崔瀺和大骊,等于算计了李希圣一把。不过崔瀺的算计,属于正大光明的阳谋。

    既然你这位白玉京大掌教寇名,欲想借助一气化三清,自身具备三教根祇,以此来尝试三教融合。那么浩然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礼学玄学的分道与合流,这就涉及到了名教与自然的调和,群体规矩与我之自觉的冲突,以及大道圣人有情无情的一系列争论……你李希圣此身作为儒家弟子,总不能绕过一个家族之“礼”与亲人之“情”两字,是舍是立,是弃是忘,你骗谁都没关系,总不能骗了你自己的本心,休想蒙混过关。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一报还一报。

    裴旻问道:“陈平安是不是已经有所察觉?”

    邹子说道:“肯定。”

    裴旻神色古怪起来,转头看向这位老友。

    邹子笑道:“旁观者何必急于知晓真相。”

    陈平安这些年一直在寻找剑修刘材的蛛丝马迹,却不想这个家伙就在泮水县城,靠着帮人抄写熹平石经,挣了钱,就租了间书铺,做那卖书营生。平时得空就去鸳鸯渚那边钓鱼。所以上次陈平安参加中土文庙议事,其实与刘材咫尺之隔。

    陈平安早就有所怀疑,最后一块本命瓷碎片,落在了田婉或是邹子手里。

    如今可以确认田婉并无私藏瓷片,既然邹子铁了心要以剑修刘材行压胜之法,处处针对自己,设身处地,陈平安只需假设自己是邹子,便可以推论出一事,瓷片不但在邹子手上,更被邹子炼化了,作为杀手锏,胜负手。

    所以陈平安一定要在剑修见到陆台、阳神归位形若“合道”之前,争取先找到邹子和刘材。

    伤了陆台的大道根本,总好过昔年挚友,不得不兵戎相见,必须分出个你死我活。

    哪怕抢先一步,肯定机会渺茫,可总不能什么都不做,任由邹子稳稳当当布置出个崭新的问心局。

    刘羡阳教了陈平安那门剑术,桐叶洲青壤在内几个蛮荒妖族修士,哪怕足够小心,从来闲聊,连“陈平安”这个名字都不提及,依旧着了道。

    流彩跟随剑修元白进入正阳山、落脚对雪峰之前,她肯定就施展了障眼法,遮蔽了真容。陈平安这门剑术的效果大打折扣,但不能说没有半点机会,可惜幽人不寐。

    原来真人无梦。

    非是陈平安自夸,若说这辈子遇到的对手,有几个是省油的灯?还真就不怕碰到所谓的强敌,毕竟还是见过一些世面的。

    怕就怕,这场避无可避、逃不可逃的问剑,邹子精心设置的算计,不必在剑术上。在心即可。

    例如陈平安过了飞升这道大关隘,再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尝试合道,跻身玄之又玄的十四境,就要取回所有本命瓷碎片,补全魂魄,无一丝一毫的缺漏。

    怕就怕“剑修刘材”既是陆台的一副阳神身外身,又是陈平安那片瓷器所炼化、塑造而成,早已与魂魄融合为一?!

    杀刘材就等于杀陆台,杀不杀?

    若是陆台不愿陈平安为难,选择主动让道,那陆台就得自行兵解。

    可问题是陆台如此做了,当真是帮了陈平安?

    合道一事,首先要找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大道,传言亦有一道心关要过。容易过的非常容易,难过的也会极其难过。

    又比如,邹子有更多的布置,只杀一人便可利济天下,你陈平安杀不杀?

    昔年游学路上,少年穿草鞋,咬紧牙关,心心念念,追求无错。

    同样的人生际遇,得过且过的,将错就错的,破罐子破摔的,大有人在,何其多也。

    他觉得这个世道有太多不对的地方,需要有人去认错,纠错,修正,完善。

    少年心性单纯,于苦难人生之中,始终将自己保护得很好,殊为不易。

    误以为无错只是起始,殊不知无错才是终点。既高且明的在天神灵,尚且受限于自身位置,不敢说自己真正无错。

    要保护好李宝瓶、李槐那些孩子,就肯任劳任怨,一路多看多想,力求方方面面,不出纰漏。想见心仪的姑娘,说去也就去了。要为尊重的齐先生走一趟江湖,千山万水,也就边走边看了。

    这算不算是陆沉所谓的一种目击道存?

    裴旻感慨一句,“他是自由的。”

    “邹先生以为然?”停顿片刻,裴旻说道:“我很羡慕这种人。”

    邹子说道:“我还好,谈不上如何羡慕。”

    陆台闻言差点脱口而出,本想骂一句裴老儿放你娘的屁。

    可是陆台深知两位传道人的脾气,自己的胡搅蛮缠并无任何意义,只会让这场重逢,变得更无意思,毫无意义。

    真正的原因则是裴旻此语,“自由”二字,可谓最知陈平安本心。

    别人给予他的期盼和愿景,或大或小,恰恰是他自幼所渴望的东西,一个人只要还能感知到被他人给予希望,就不孤单,就不会彻底的绝望。

    所以他几乎从不与任何人诉苦。

    一旁陆台攥紧手中行山杖。

    但是。

    陈平安的“自我意识”太过稀薄了。(注3)

    这可能就是他未来过飞升境、跻身十四境的最大关隘所在。

    一个从小就最喜欢自我否定的人,如何真正做到我行我素的自我?

    “陆台,我们来这边见你。”

    邹子缓缓说道:“然后等他吃掉些什么,再来这边找我。”

    相见于道上。

    ————

    注1:709章《白云送刘十六归山》

    注2:189章《猛字楼外说剑之二三事》

    注3:来自读者的评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诡异降临 剑来 知北游 仙逆 大师兄又出极品了 蓁蓁美人心 掠天记 低调在修仙世界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我能看到隐藏机缘 神话之后 彼岸之主 重生八零娇娇媳 九转混沌诀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洪荒之截教仙童 从杀猪开始修仙 惟我独仙 洪荒:截教副教主 道门念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