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也是剑修与自由(第 4/4 页)

    老观主神色自若,王原箓心生疑惑,道童则是一头雾水,“我们认识?”

    陆沉望向那位又见面的道友,低声问道:“给贫道的碧霄师叔道过贺啦?”

    古鹤点点头。

    陆沉竖起大拇指,“如此上道,接下来在此修行,稳当了。”

    道童疑惑道:“道什么贺?”

    陆沉说道:“这位道友祝贺碧霄师叔荣升十五境啊。”

    道童一脸懵。啥玩意儿?

    王原箓倒抽一口冷气,双手插袖,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陆沉转移话题,笑道:“微尘道友,此番重见天日,作何感想?”

    古鹤虽然心知不妙,依旧强自镇定,说道:“长生道上,不堪回首,故人长绝,散若浮尘。”

    老观主看了眼陆沉的道心。

    道士慨然有澄清尘世之想。

    何必如此?

    陆沉晃了晃两只宽大袖子,笑问道:“毫厘之差的伪十五,算得十五境么?”

    道童摇摇头,“依旧不算。”

    王原箓说道:“当然算。”

    陆沉笑嘻嘻伸手按住道童的脑袋,将其定住。

    道童没能掰开陆沉的爪子,奇怪问道:“陆沉,做啥子?”

    陆沉神色认真道:“要去做两件事。”

    道童问道:“找谁干架?”

    陆沉一脸震惊道:“什么脑子啊,这都猜得到?”

    道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陆沉手背砸去。

    陆沉立即一缩手,响起沉闷一声,道童这一拳打得自己脑袋两眼冒金光。

    陆沉揉了揉少年道童的脑袋,打趣笑道:“真舍得下重手,开窍了么?”

    老观主摆摆手,示意他们几个休要胡闹,带着陆沉一起散步走向道观门外。

    总要尽一尽白玉京掌教的职责。

    要让青冥天下不至于大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帮助师兄余斗解决一份后顾之忧。

    要捷足先登,替不知具体何时归乡的大师兄寇名,扫清一条道路,祛除隐患。

    “白玉京陆沉拜别师叔。”

    陆沉停下脚步,规规矩矩打了个稽首,用了两个说法,“道士陆沉拜别碧霄道友。”

    远处瞧见这一幕的道童愈发不解,太阳打西边出来啦?陆沉这厮都懂礼数了?

    老观主欲言又止,终于还是点点头,以心声问道:“落魄山朱敛呢,不去管他了?”

    陆沉洒然笑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还计较主客身份作甚。在这人间,先来后到,都是归客。”

    要做成此事,陆沉就得是三教祖师散道之后,崭新人间的第一位伪十五境。

    毕竟需要以伪十五对付伪十五。

    青冥天下,大地之上,旧蔡州地界,那头到处逛荡的化外天魔如临大敌,蓦然抬头望向一轮明月,第一次生出莫大的恐惧心,它毫不犹豫开始逃窜。

    道士下了明月,去了人间。

    ————

    在这蛮荒异乡,脚下道路依稀,流彩问道:“跟在邹先生身边,见识过很多奇人异士吧?”

    刘材点头道:“见过不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看不出境界高低的读书人。”

    流彩好奇问道:“此人跟邹先生过招了?胜负如何?”

    刘材摇摇头。

    李希圣曾经在一处寻常市井找到过邹子,当时刘材就跟在邹子身边在人间闲逛。

    找邹子,是为了妹妹李宝瓶。

    在那之后,李宝瓶就没有必须穿红衣的讲究了。邹子当年作为,对李宝瓶而言是一种庇护。

    倒是崔瀺和大骊,等于算计了李希圣一把。不过崔瀺的算计,属于正大光明的阳谋。

    既然你这位白玉京大掌教寇名,欲想借助一气化三清,自身具备三教根祇,以此来尝试三教融合。那么浩然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礼学玄学的分道与合流,这就涉及到了名教与自然的调和,群体规矩与我之自觉的冲突,以及大道圣人有情无情的一系列争论……你李希圣此身作为儒家弟子,总不能绕过一个家族之“礼”与亲人之“情”两字,是舍是立,是弃是忘,你骗谁都没关系,总不能骗了你自己的本心,休想蒙混过关。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一报还一报。

    裴旻问道:“陈平安是不是已经有所察觉?”

    邹子说道:“肯定。”

    裴旻神色古怪起来,转头看向这位老友。

    邹子笑道:“旁观者何必急于知晓真相。”

    陈平安这些年一直在寻找剑修刘材的蛛丝马迹,却不想这个家伙就在泮水县城,靠着帮人抄写熹平石经,挣了钱,就租了间书铺,做那卖书营生。平时得空就去鸳鸯渚那边钓鱼。所以上次陈平安参加中土文庙议事,其实与刘材咫尺之隔。

    陈平安早就有所怀疑,最后一块本命瓷碎片,落在了田婉或是邹子手里。

    如今可以确认田婉并无私藏瓷片,既然邹子铁了心要以剑修刘材行压胜之法,处处针对自己,设身处地,陈平安只需假设自己是邹子,便可以推论出一事,瓷片不但在邹子手上,更被邹子炼化了,作为杀手锏,胜负手。

    所以陈平安一定要在剑修见到陆台、阳神归位形若“合道”之前,争取先找到邹子和刘材。

    伤了陆台的大道根本,总好过昔年挚友,不得不兵戎相见,必须分出个你死我活。

    哪怕抢先一步,肯定机会渺茫,可总不能什么都不做,任由邹子稳稳当当布置出个崭新的问心局。

    刘羡阳教了陈平安那门剑术,桐叶洲青壤在内几个蛮荒妖族修士,哪怕足够小心,从来闲聊,连“陈平安”这个名字都不提及,依旧着了道。

    流彩跟随剑修元白进入正阳山、落脚对雪峰之前,她肯定就施展了障眼法,遮蔽了真容。陈平安这门剑术的效果大打折扣,但不能说没有半点机会,可惜幽人不寐。

    原来真人无梦。

    非是陈平安自夸,若说这辈子遇到的对手,有几个是省油的灯?还真就不怕碰到所谓的强敌,毕竟还是见过一些世面的。

    怕就怕,这场避无可避、逃不可逃的问剑,邹子精心设置的算计,不必在剑术上。在心即可。

    例如陈平安过了飞升这道大关隘,再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尝试合道,跻身玄之又玄的十四境,就要取回所有本命瓷碎片,补全魂魄,无一丝一毫的缺漏。

    怕就怕“剑修刘材”既是陆台的一副阳神身外身,又是陈平安那片瓷器所炼化、塑造而成,早已与魂魄融合为一?!

    杀刘材就等于杀陆台,杀不杀?

    若是陆台不愿陈平安为难,选择主动让道,那陆台就得自行兵解。

    可问题是陆台如此做了,当真是帮了陈平安?

    合道一事,首先要找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大道,传言亦有一道心关要过。容易过的非常容易,难过的也会极其难过。

    又比如,邹子有更多的布置,只杀一人便可利济天下,你陈平安杀不杀?

    昔年游学路上,少年穿草鞋,咬紧牙关,心心念念,追求无错。

    同样的人生际遇,得过且过的,将错就错的,破罐子破摔的,大有人在,何其多也。

    他觉得这个世道有太多不对的地方,需要有人去认错,纠错,修正,完善。

    少年心性单纯,于苦难人生之中,始终将自己保护得很好,殊为不易。

    误以为无错只是起始,殊不知无错才是终点。既高且明的在天神灵,尚且受限于自身位置,不敢说自己真正无错。

    要保护好李宝瓶、李槐那些孩子,就肯任劳任怨,一路多看多想,力求方方面面,不出纰漏。想见心仪的姑娘,说去也就去了。要为尊重的齐先生走一趟江湖,千山万水,也就边走边看了。

    这算不算是陆沉所谓的一种目击道存?

    裴旻感慨一句,“他是自由的。”

    “邹先生以为然?”停顿片刻,裴旻说道:“我很羡慕这种人。”

    邹子说道:“我还好,谈不上如何羡慕。”

    陆台闻言差点脱口而出,本想骂一句裴老儿放你娘的屁。

    可是陆台深知两位传道人的脾气,自己的胡搅蛮缠并无任何意义,只会让这场重逢,变得更无意思,毫无意义。

    真正的原因则是裴旻此语,“自由”二字,可谓最知陈平安本心。

    别人给予他的期盼和愿景,或大或小,恰恰是他自幼所渴望的东西,一个人只要还能感知到被他人给予希望,就不孤单,就不会彻底的绝望。

    所以他几乎从不与任何人诉苦。

    一旁陆台攥紧手中行山杖。

    但是。

    陈平安的“自我意识”太过稀薄了。(注3)

    这可能就是他未来过飞升境、跻身十四境的最大关隘所在。

    一个从小就最喜欢自我否定的人,如何真正做到我行我素的自我?

    “陆台,我们来这边见你。”

    邹子缓缓说道:“然后等他吃掉些什么,再来这边找我。”

    相见于道上。

    ————

    注1:709章《白云送刘十六归山》

    注2:189章《猛字楼外说剑之二三事》

    注3:来自读者的评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仙逆 快穿:炮灰宿主她又黑化了 神话之后 大夏文圣 玄鉴仙族 异香 剑来 武圣! 穿越远古携千亿物资帮反派养崽崽 志怪书 逆仙 最强兵王混花都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游方道仙 冰河洗剑录 修真门派掌门路 卧虎藏龙 武道天途 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