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就山(第 4/4 页)

    郑大风与她并肩而行,微笑道:“万年之前是远古,登天一役,攻破天庭,神道崩塌,在那之后,天下底定,原本只有雏形的三教诸子百家,都有了长足发展,那些有天命、有气运的仙材高才,闻道得度,证道飞升,各自开辟和寻觅洞天福地,逍遥自在,欲想与天地同在。其次得寿,成就陆地真人境界,常驻人间。再次可得须臾欢愉,魂魄终究离散,阴阳幽明界限不明。七千年前是上古,一拨远古神灵余孽得以留存,占据一部分旧神位,各司其职,神职权柄稍有削减而已,蛟龙依旧负责行云布雨,人间开始出现城隍庙,以及朝廷封正的崭新神灵,属于正统,以及多如牛毛的各地淫祠,同享人间香火,免得旧神祇隐匿其中,借机死灰复燃,简而言之,‘封神’是为了“分神”,年复一年,辞旧迎新,中土文庙,建立每年敲响报春鼓的传统,就其实是一种与天地的宣示,对天外的申饬。五千年前是中古,三千年以斩龙一役作为节点,时至今日,被山上炼气士笼统视为近代了。如今这一场雨,你我恰逢其会,估摸着又是一个新的转折点,至于后世会如何定论,总要再等个千年光阴才行。”

    “礼圣除了万年之前的造字制礼,绝天地通,在约莫八千年前,还曾与高人联手制定更为细致的规矩,浩然人间依循礼圣订立的上古礼制,建造祠庙,供奉神主,编订家谱,香火祭祀。人之三魂七魄,与生死挂钩,人生在世,居住阳间,魂魄一体,形神和合。人死之后,魂气上升归天,魄形落下属地,神栖于庙,葬藏体魄,各得其所,魂会因为归于宗庙神主而受祀永存,不至于游魂不定,沦为孤魂野鬼,而魄则随着尸体的腐朽而消失,骨肉形骸皆复归于土即是天命,下葬之时需有三次号泣,还要说一句封棺语,才算盖棺落定了魄。故而魂魄,除了数量有别,归宿各异,犹有主次之分,便是魂升天上,魄居地下。”

    “三教祖师当然厉害,但是我只佩服礼圣一人而已。”

    陈灵均听得一惊一乍,自己果然没看错大风兄弟,有点东西啊。

    即便是胡说瞎编的内容,能够一下子编撰出这么多,都不带喘气的,那也属于相当有急智了吧?

    只是当陈灵均听到最后那句话,赶紧偷偷踹了郑大风一脚,你说话悠着点,别这么没大没小的。

    清嘉停下脚步,侧身与那汉子打了个稽首,郑重其事道:“谢过先生此番教诲,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郑大风赶紧躲开,笑道:“随便扯了几句闲天而已,当不起鸳湖道友这份大礼。”

    清嘉神采奕奕,更添颜色,愈发美艳得不可方物,真是惊心动魄了,“稍后能否去先生屋舍叨扰一二?”

    郑大风摇摇头,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学力微薄,已经空了,再聊就要露怯。”

    不容分说,郑大风就已经御风离去。

    清嘉还想挽留,探臂伸手,只是犹豫了一下,还是作罢。

    世外高人,不外如此。

    而那个潇洒远游的汉子,还在暗自窃喜,“这一手欲擒故纵,炉火纯青,真是绝了!”

    他哪里聊到那个姐姐的问道之心不够坚定,站在原地,她只是喟然长叹一声,就此作罢了。

    郑大风到了山门口那边,也顾不得跟仙尉言语,屁颠屁颠跑去屋子整理起被褥了,晃了晃床脚,牢固得很,肯定不会吱呀作响。

    仙尉有些好奇,就走去宅子,郑大风抹着嘴,脚步如飞,嚷嚷道:“我来帮忙看门,你只管休歇。”

    仙尉不明就里,只是乐得偷闲,就去了自己的屋子,书房屋内那块文房匾额,是请郑大风提笔写的字,老厨子帮忙做的匾,名为“虚玄”,两个金漆古篆大字。

    气派。

    货真价实的金漆呢。

    其实仙尉还有几个备选的书斋名号,例如读未见书斋,或是重读已过目书斋。

    人生嘛,想要赏心悦目,得享清福,无非是读未见新书,与相熟旧人再见。

    只不过思来想去,仙尉还是觉得做人不能忘本,这个道号陪伴自己多年,挂在那边,就当是个提醒,曾经苦过。

    仙尉进了书房,将袖中两本正经书都取出,桌上几乎所有的文房清供,都是暖树送来的,逢年过节就添补一件,积少成多。

    端坐在一把四出头官帽椅上,从案头一座小书山中抽出本道书,名字有点长,是那《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

    仙尉读书有个习惯,喜欢看序文和后跋。

    进了落魄山,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道书秘笈,都可以触手可得了,但是这个习惯还是没变,道理很简单,除却首尾,中间的,看不懂啊。

    字自然都是认得,串联在一起,仙尉就看得如坠云雾了,莫名其妙,总觉得看不懂,并无裨益,不说手头这本相对比较务虚的道书,便是那些细致讲解过程、一一标明关隘和修行法的仙家修炼秘笈,仙尉看了,还是等于没看,毫无波澜,反而犯困,想要打瞌睡……

    对此并不气恼,仙尉一直就知道自己不是什么真正的神仙种子,没有道门根器,能够误打误撞修炼术法,成为二境练气士,实属侥幸。

    看门一事,其实也就是点卯落座而已,得闲时,仙尉就来书房这边自饮自酌,喝点老酒,搞俩下酒菜,顺便看书,下棋打谱。

    别看仙尉道长每日都要看门,每天的日夜功课,可都不曾如何落下,不敢有丝毫惫懒,担心丢掉饭碗,重新在那江湖里边游荡。只是仙尉自认受限于天资,进展缓慢而已,以前不算太过心急,是晓得了落魄山不看重境界高低,得过且过也无妨,如今收了个徒弟,还是正儿八经的入室弟子,加上林飞经如今境界不低,按照魏山君的说法,就是此子道基深厚,仙骨不轻,拜入门下,行大运了。关键是弟子境界高过师父,多不像话,咱们仙尉道长便有些挂不住脸。

    其实魏檗的这个说法,一语双关,看似是在恭喜仙尉道长,实则是夸赞林飞经的福缘深厚,非同寻常,能够拜他为师,成了“道士”仙尉名义上的大弟子。

    可是仙尉哪里知道这里边的弯绕,于原本心灰意冷的修道一事,总算又有了点胜负心。

    自打记事起,几乎每天都会做梦的道士,竟然连续九天不曾做梦了。

    仙尉对此也没有如何上心。

    幽居山中,闭门掩户,深夜焚香,辟远睡魔,已具清福,辅以读书,更是我辈学人安顿性灵的第一良方。

    看了一会儿道书,打着哈欠,得提提神,仙尉就换了一本可以循着折页、跳着看的书,一下子就有如神助,杀退百万瞌睡虫。

    同样是看书,魏檗在北岳自家读书处躲清闲,先前那场夜游宴,忙得够呛,得缓缓。

    以前是遇人不淑,变着法子想要举办夜游宴,但凡有点借口就办一场,现在都拥有神号了,总该告一段落了吧。

    当下倒是有件事,需要跟陈平安商量商量,原来大骊朝廷那边,即将暗中送来一拨有仙家根器的修道胚子和自幼习武的良材美玉,总计十六人。

    其中半数,属于关系户,都是大骊顶尖豪阀世族子弟,或是这些家族找到、培养出来的好苗子。

    另外半数,都是大骊粘杆郎在宝瓶洲南方各国,精心挑选出来的剑道天才和学武奇才。

    而且说是再过一两年,还会送来第二批,尽量争取全部都是剑修。

    被陈灵均打搅了一下,魏檗便放下手边书籍,光着脚,走出屋子,站在檐下,习惯性伸手捻动那枚金色耳环。

    缅想人中镜,披云睹更奇。

    中岳晋青说话一向耿直,说他魏檗的披云山香火鼎盛,之所以能够冠绝五岳,就是靠脸。

    魏檗懒得反驳,就当笑纳了。

    按照先前飞剑传信的日程安排,那些少年少女,再过两天就会乘坐一艘军方渡船到达牛角渡,陈平安最近不在山中,可能是忙,也可能是有自己的打算,反正就是没有立即回信给刑部那边,大骊朝廷那边不由得担心会不会吃个闭门羹,可别把人送到了,就得当天打道回府,连皇帝陛下都知晓了此事,就又让礼部衙门寄了一封密信到披云山,魏檗只得亲自走了一趟京城的刑部衙署,笑着询问一句,有没有第三批?对方一时语噎。一洲地界,别的山头,任你是底蕴深厚的神诰宗或是云林姜氏,都巴不得有人帮着将这些年少天才往自家送。唯独落魄山,还真有足够的底气,说自己不求这个。何况陈平安如今是新任国师的消息,外界完全不知,大骊高层都是清楚的。

    落魄山对外宣称封山二十年不假,魏檗不觉得陈平安会拒绝这些孩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比较有趣,陈平安这个当先生和上宗宗主的,明显是感受到青萍剑宗带来的压力了。总不能是整整二十年,看着下宗如火如荼,蒸蒸日上,落魄山这边真封了山,一直冷冷清清的。

    陈平安甚至开始着手准备一件重要事情了,为落魄山排定一份细致的法统道脉,以及亲手校阅编书,炼气道书和武学秘籍。

    所以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估计是将那拨孩子安置在哪座山头,肯定不会像曹荫曹鸯那样,放到落魄山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崔东山和裴钱前不久买下了附近的跳鱼山和扶摇麓,离着落魄山都很近,再就是属于云子道场的灰蒙山,三者都是主山的近邻,也算比较合适。若是刻意将练气士和武夫分开,分别落脚跳鱼山和扶摇麓更为合适……魏檗突然骂了几句,他娘的,这是落魄山家务事,我操心什么。

    埋怨归埋怨,事情还是得做,比如远道而来的青虎宫陆雍,既然陈平安不在山中,自己就得走一趟落魄山了。

    因为陆雍不是寻常客人,陈平安念旧得很,魏檗便先穿上靴子,再一步跨出,来到一座宅子门外,叩响门环。

    陆雍打开门,一见是魏神君亲临,赶忙稽首行礼道贺,魏檗已经知晓陆雍此行目的,也不拐弯抹角,笑道:“讲道理,陆真人完全不用亲自走这一遭,以你们两家的关系,并非泛泛之交,搁在山下,就是通家之好。”

    “论情分,陆真人必须得来趟落魄山,以前实在是走动得太少了,而且都是陈山主叨扰青虎宫,总得来这边,让落魄山尽一尽地主之谊。”

    “至于赵著担任落魄山客卿一事,他在霁色峰祖师堂有把椅子,陆真人只管宽心,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陆雍听到这里,百感交集。

    一方面是不曾想没打过交道的魏神君,愿意如此看重自己和青虎宫,更想不到的,需知魏神君终究是落魄山的外人,或者说是半个外人吧,都敢如此打包票,陈山主肯定是时常在魏神君那边提及青虎宫了。

    魏檗笑问道:“陈灵均有无提起一事,这栋宅子是陈山主专门给预留陆真人的?”

    陈灵均没说,老真人却是抚须笑道:“景清道友已经说过了。真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了。”

    魏檗指向那幅楹联,微笑道:“是陈平安亲自写的,独一份。”

    老真人望向那边,便是一愣,沉默许久,喃喃道:“当不起啊,更是受之有愧了。”

    慷慨仗义,不拘小节,金银去而复来。

    广结交游,坦诚相待,人物久而愈盛。

    魏檗笑道:“我先回披云山了,欢迎陆真人随时去我那边做客。”

    陆雍这才想起一事,就要从袖中拿出早就备好一份贺礼。

    “真人履地,已是重礼。”

    魏檗却是伸手轻轻按住老真人的胳膊,笑着摇头道:“再多,就是矫情了,怎的,只把陈平安当朋友,没把我当朋友?”

    陆雍一时无言,抱拳而已。

    即将到达霁色峰祖师堂那边的一处崖畔凉亭,根本无需休歇的清嘉,主动要求在此落脚。

    日月双萤火,乾坤一鹊巢。

    好一座自庄严亭。

    仙尉放下书本,揉了揉眼睛,转头望向文房匾额那边。

    读遍道书三万轴,知道不知道。

    豪取功名六千年,知足知不足。

    仙尉心中惴惴,曾经问那位山主,“山主赠送对联的内容,气魄这么大,贫道境界低微,怕是压不住啊。当真合适么?”

    当时陈平安却是笑而不言。

    仙尉便不肯收下,说放在山主的书房才算合适。

    陈平安却说放在你这边更合适,再向他行了个道门稽首礼。

    仙尉顿时手足无措,思来想去,便还了一个读书人的揖礼。

    陈平安离开书房后,跨出宅子大门,双手笼袖登山去了。

    你学什么道,修什么行,需要拜什么师学什么艺?

    你便是人间第一位传道人啊!

    陈平安已经算胆子大的人了,在大骊京城客栈内,他都只敢硬着头皮壮着胆子,说一句要带你回到山中,一起学道修行。

    有朝一日,回想前身,你如起念,入山修道。

    人间青山无数,谁敢不来就你。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武圣! 剑来 玄鉴仙族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家族修仙:我被族人带上天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冰河洗剑录 修真门派掌门路 不朽凡人 仙父 逆仙 洪荒:截教副教主 我本无意成仙 剑出华山 穿越远古携千亿物资帮反派养崽崽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