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就山(第 3/4 页)

    人这一副皮囊形骸,既是修道成仙之宝筏,否则为何世间妖族精怪之属,要不辞辛苦,炼成人形,可同时又是破壁证道之铜墙铁壁,破不开,就只能是就地兵解的下场,乖乖将一身道行归还天地。多少不知名的洞府中,多少有拥有大毅力、遇着大机缘、身负大气运的练气士,如今皆是白骨已朽。

    不管怎么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看山外的人间凡俗,千秋编简几人青,百年同是可怜人,岂不更是可悲?

    清嘉浮想联翩,神游万里。

    天地融化初,元气下磅薄。

    追思古人风,缥缈不可求。

    听闻远处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清嘉立即收了繁芜如野草的散乱思绪,定了定心神。

    她不愿在此显露丝毫修为,便没有用上那种类似佛门天眼通的术法,只是转头望去,山间道上有个古怪小姑娘,手持竹杖,挎包挑扁担,清嘉看了又看,始终吃不准来者的真实境界。

    先前见鸳湖道友一时半刻没有挪步的迹象,陈灵均便干脆盘腿坐在长椅上,双手托腮,乐得忙里偷闲片刻。

    要说露面款待男子修士,没二话,责无旁贷,可是女子嘛,陈灵均又不是郑大风,更不是老厨子,实在是件不大不小的苦差事。

    遥想当年,在那御江,虽说整日里高朋满座,逍遥快活,却不并非半点不知晓山上的人情世故,迎来送往,不是恩怨便是买卖。

    别说是那些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元婴老神仙,便是位金丹,也当得起只手遮天的说法了,只说作为东道主的御江水神兄弟,虞阚,他在开府之前,便是因某些早年隐蔽的山上际遇,与神诰宗有七弯八拐的渊源,才与那位一洲道主、手掌福地的祁真君的某位再传弟子,帮着给御江赐下一道类似诰命的开府宝箓,这才有了后来一座青简水府的金碧辉煌,形制僭越,宛若陆地龙宫。

    没来由想起那青简水府内的一位女子炼气士,始终不知来历,相貌不差,色不甚美,虽非绝世佳人,却有一番美妇人独到风韵……当然了,当年陈灵均不懂这个,都是朋友们私底下的说辞,有说她是水神虞阚的禁脔、姘头什么的,也有说她是来此避难的可怜人,家族有恩于虞阚,躲在青简水府,陈灵均只知她常年深居简出,省吃俭用,吝啬得过分了,她对待修行,真有一种此生就算死也要死在求道路上的决心,大概那就是志怪书上所谓的抱道而亡了。可惜她的下场,并不好。

    跟她不熟,加在一起可能都没聊过几句话,所以陈灵均对于她的结局,也没觉得如何伤心伤肺,就只是觉得有些事,好像不该如此这般,可结果就是这般如此了。

    陈灵均并不多愁善感,在山上只有想起御江那边的故人旧事,才会流露出些与容貌相符的情绪,喃喃道:“修行路上,风雨茫茫,障如秋草芟难尽,功似春冰积不高。此间诸多不容易,岂是辛苦二字可以形容全部的。”

    清嘉闻言小有意外,由衷赞叹道:“道友高见。”

    陈灵均连连摆手,哈哈笑道:“我可不会说这些文绉绉的,都是从大风兄弟那边听来的,借用而已。”

    清嘉显然将信将疑。

    陈灵均咧嘴笑道:“他只要遇见好看的女子就犯浑,平时其实是很灵光的人。”

    清嘉对此不予评价。

    来落魄山“认祖”之前,清嘉还是做了些扎实功课的。

    撇开山主陈平安当那隐官的事情不谈,浩然天下练气士知道的内幕,肯定还没有她所在蛮荒更多。

    最可惜关于落魄山的山水邸报实在太少,等清嘉到了宝瓶洲地界,她有心想要在山上渡口或是仙家客栈那边得到一些纸面内容,不曾想竟是百寻不得,练气士偶尔提及,又多是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清嘉一听就知道是那种胡说八道又不犯法的,等她再稍一打听,才知道其中缘由,原来落魄山崛起之前,就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山头小门派,至多是被当成披云山的附庸,帮着大骊魏山君将一些见不得光的钱,“洗”成北岳财库的干净银子,故而不值得山上邸报如何花费笔墨,也不宜仙府刨根问底,毕竟追究多了,万一出了纰漏,真被言者无意听者有心的好事者,找出什么确之凿凿的证据来,再被披云山某司主官神女拿给魏山君一瞧,岂不倒灶,白白落个话柄,如此一来,等于与一座北岳交恶,到时候披云山记了仇,礼尚往来,直接送上门一封夜游宴的邀请函,去还是不去?不去是打了魏山君的脸面,去了,贺礼该怎么筹备?

    谁不知道北岳的山脚唱名,那是一绝。多少携礼登门道贺的仙家门派,都在这里吃了大闷亏,只因为低估了同行的大手大脚,必须临时增补礼物的分量,队伍前边的,不当个人,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你们不让我好过是吧,那我就先自掏腰包,垫上,回头再与门派报备,将既定贺礼再抬升一个规格,也不让后边的好过。

    等到年轻隐官从剑气长城悄悄返回家乡,再到他带队问剑正阳山,当时刚好又处于文庙禁绝浩然邸报的阶段,显而易见,文庙那边是得了授意的,始终在刻意压制消息,不想让落魄山和陈平安太过出名,有中土文庙和大骊王朝达成了默契,难怪在宝瓶洲,想要在山水邸报上边找到豆腐块大小的篇幅,都是难事了。

    如今在宝瓶洲,公认落魄山有三个“奇”,与两个“怪”。

    一奇在一座宗字头仙府,谱牒修士极少,二奇在一座山上门派,武学宗师数量不少,三奇在一个正道门派,山野精怪出身很多。

    一怪是落魄山后来者居上,竟能让先定下宗门身份的阮邛,龙泉剑宗逼出旧骊珠洞天地界,不得不搬迁到北方,需知阮邛,可是大骊王朝的首席供奉,不曾想也要给落魄山腾出地盘。落魄山的如日中天,势不可挡,由此可想而知。

    想来是因为陈剑仙在年少落魄时,在家乡那边,就与当年身为骊珠洞天最后一位圣人的阮邛,结下了什么梁子?

    如今再有道上相逢,或是在那大骊京城皇宫里边碰头,阮宗主是不是需要给陈剑仙主动让个道?

    还有一怪,就是落魄山的那位护山供奉,如今外界只知姓周,大有来头,境界之高,不可测量。

    只说她在问礼正阳山期间,竟然从头到尾,故意将境界压制在了极低的洞府境,是唯一一个如此目无正阳山剑仙的修士。

    莫说是一座剑修如云的正阳山,根本不值得她出手,甚至都不值得她显露出一丝半点的道气。

    别看她是一个黑衣小姑娘的皮囊容貌,定然是那道行精深,返老回童,修为深不见底了。

    偶有些许个异议,揣测有无一种可能,那周供奉的境界,其实就是那么个众人眼见的境界?

    只是很快就有消息,佐证了这种说法的荒诞不经,彻底打消了疑虑和争议。而这几个消息,是早年先从剑气长城的主城,传到了北边的那处海市蜃楼,再通过倒悬山传到那几条老龙城的跨洲渡船,一路辗转,才到了宝瓶洲。一洲修士的后知后觉,在这件事上,犹胜陈剑仙当了剑气长城的末代隐官,原来在那剑气长城,周供奉,都是有名有号的一方人物,时常被当地剑修提及,尊称以哑巴湖的大水怪。

    剑气长城是什么地方,那边的本土剑修,眼高于顶,连整座浩然天下都看不太起,又能瞧得起几个外乡人?

    何况精怪之属,想要在剑气长城站稳脚跟,有个说头,若是没记错,不就只有那老聋儿那么一号大剑仙?

    果然是好大机缘,陈剑仙在那年少发迹之前,就能从北俱芦洲,邀请来这么一员猛将,坐镇山头,庇护山河。

    清嘉以心声问道:“景清道友,莫非这位就是你们落魄山的周供奉?”

    陈灵均一边伸手与小米粒打招呼,一边以心声笑道:“是的啊,她叫周米粒,正在巡山呢。在我们家,数她官衔最多,有些事,咱们山主老爷的两位师兄,都得听她的,我们周护法的官威,大得很呐。”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清嘉心头一震。

    两位师兄?

    文圣总共就那么几位嫡传弟子,年轻隐官的那些师兄,任谁随便挑出两个好了,崔瀺,左右,刘十六,齐静春……

    清嘉原本已经断定这头水怪,与外界传闻的以讹传讹相反,其实就是个洞府境,千真万确。

    这会儿她就又不敢妄下断言了。

    本来蹦蹦跳跳的黑衣小姑娘,先瞧见了景清的招手,再看到了那个衣裙素雅的陌生女子。

    赶忙屏气凝神,一本正经走路起来,快步来到了凉亭,同时怀抱绿竹杖跟金扁担,行礼道:“见过仙师,幸会幸会。”

    一般来说,能够上山,都不算太过外人。

    清嘉还礼道:“金翠城郑清嘉,有幸见过周供奉。”

    黑衣小姑娘点点头,不擅长跟陌生人客套寒暄,一下子就冷场了。

    清嘉率先开口笑道:“以前在蛮荒金翠城那边,我就曾听闻陈山主的酒铺,还有哑巴湖酒的大名。”

    小姑娘怯生生的,试探性问道:“当真?”

    清嘉笑道:“绝无虚言。”

    小米粒顿时眉飞色舞起来。

    美名远扬,哈。家喻户晓,哈哈。

    哑巴湖的大水怪,个儿不高,名气不小。誉满天下,还不止一座,哦豁哦豁。

    至于境界啥的,都是误会,嘿,小误会,嘿嘿。

    清嘉犹在揣测眼前“小姑娘”的真实道行,莫非真是那种已经返璞归真、拥有道书所谓赤子之心的“得道真人”?

    本来就是在巡山,她乐得陪着景清跟鸳湖仙长一起再走一趟霁色峰。

    清嘉看着那个在前边带路的“小姑娘”,摇了摇头,落魄山中藏龙卧虎,不值得奇怪,就不去猜这位护山供奉的修为了。

    陈灵均突然指了指路旁崖刻,“鸳湖道友,你觉得这几个字写得怎样?”

    清嘉看了一眼,点头赞赏道:“是极见功底的第一等草书,如壮士拔剑,神采飞动。”

    陈灵均早已打好腹稿,立即跟上一句,“就是郑大风刻的,连我家山主老爷都说他学力不弱,是有童子功的。”

    大风兄弟,我只能帮到这里了。

    都说女人一白遮百丑,可怜男子一丑空奈何。

    清嘉在心间憋了一个积攒已久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先前她就问过郑先生,只是郑先生好像明知答案,却故意不说,让她自己到了落魄山再问主人。这个疑惑,就是陈平安为何会选择“落魄山”作为道场,开山立派之基础,落魄?可不是个太好的说法啊。山下人讲究吉语,山上人只会忌讳更多。关于此事,甚至连蛮荒天下的家乡修士,都揣测极多,争来吵去,就是没个定论。

    清嘉犹豫道:“我有一问,不知适不适合开口。”

    她随即有些自嘲,估计自己真见着了那位年轻隐官,再好奇都不敢当面开口询问了。

    小米粒挠挠脸,朝景清挤了挤眉头,景清你来回答。

    陈灵均一贯是个心大的,哈哈笑道:“道友只管问,我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山外,我可能还要谨慎几分,要说在山中,自家地盘,有山主老爷撑腰,老子浑身是胆!

    清嘉问道:“此山名落魄,是否藏着大学问?”

    结果陈灵均一听就抓瞎了,鸳湖道友问得刁钻啊,他还真就从没想过这么个近在咫尺的问题。

    咳嗽几声,暗示小米粒,你跟山主老爷无话不聊,有没有现成的答案?

    小米粒跟陈灵均是极有默契的,立即转头笑道:“来落魄山之前,我就问过好人山主了,他说是落魄山是家乡县志早有的古名,当年选取山头,亲自入山勘验,瞧见这里比较有眼缘,就花钱买下了,好人山主那会儿没想太多。”

    其实陈平安跟她说得更多,涉及到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机密内幕,小米粒可不会竹筒倒豆子,逢人只说三句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嘛。

    清嘉点点头,不再刨根问底,想了想,忍不住又问道:“两位道友,机会难得,我还有另外一问,不吐不快。众所皆知,人身有三魂七魄,浩然先贤在古书上记载,人之精气命魂,形体曰魄。道家又言魂乃阳神,魄是阴神。可是自古以来炼气修仙的灵书秘笈,以及我辈修士的修行之路,却是金丹境可以阴神出窍远游,元婴境塑造出一副阳神身外身,前者是虚,类魂游天地间,后者是实,更契合形体,如此一来,就与阳魂阴魄有了歧义?敢问两位道友,此间道理,作何解说?到底是古书写错了,还是我们修道走了歧路?”

    前边带路的小姑娘,脚步快了些。

    青衣小童也不将两只袖子甩得飞起了,必须搬救兵了,先以心声呼唤大风兄弟,说机会来了,那鸳湖道友问了个好问题,你赶紧跑过来帮忙解答,她说不得就要对你刮目相看……郑大风那边没理睬,陈灵均只好心中反复默念魏檗的神号“夜游”,魏檗问是什么事?陈灵均赶紧说明了情况,魏檗打赏了一个滚字,陈灵均无奈,只好继续以心声大喊郑大风,再不来救场,以后兄弟就么的做了。在后山那边正忙着给少女曹鸯指点拳法的郑大风,只好告辞,御风而起,顷刻间便已经落在山路这边,身形飘逸,双脚触地之时,汉子轻抖袖子,与清嘉笑脸相向。

    撇开容貌气质不谈,确是有些宗师风范的。

    郑大风聚音成线,与陈灵均埋怨道:“你又不是不清楚,我习惯了行走江湖靠脸吃饭,玄理治学非我所长。”

    陈灵均白眼道:“少废话,办正事。可别让外人觉得我们落魄山没学问。”

    郑大风倍感无奈,只得让清嘉复述那个问题,一听过后,松了口气,吓我一跳,原来是个学塾蒙童问学究的问题。

    他娘的还以为鸳湖姐姐要问怎么一步登天白日飞升呢。

    可是郑大风还得故意假装沉吟思量一番,这才笑答道:“礼圣造字,但是他亲自解字下定义的,反而不多,如果我没记错,其中就有一句‘魄者,鬼之盛也’。需知魂魄二字最早的古篆,魂字就是上云下鬼,魄字则是左白右鬼。要说为何看似与道家宗旨相悖,阴阳造化大道互参而已。炼气士,古称道士,所行之事,本就是逆流而上,窃阴阳,夺造化,转动天关与地轴,凭此超凡入圣,成仙作祖。”

    清嘉闻言若有所悟。

    郑大风笑道:“多聊几句题外话?”

    清嘉正色道:“愿闻其详,洗耳恭听。”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武圣! 剑来 玄鉴仙族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家族修仙:我被族人带上天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冰河洗剑录 修真门派掌门路 不朽凡人 仙父 逆仙 洪荒:截教副教主 我本无意成仙 剑出华山 穿越远古携千亿物资帮反派养崽崽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