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九十八章 要问拳(第 3/4 页)

    他只是在这棵好让人重返故乡的老槐树下,没来由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

    以前在小镇最西边的家里,每次爹稍稍挣着了点钱,娘亲就可劲儿在油盐上下气力,好些饭菜反而不如平常好吃。别说荤菜,每次李槐夹起一筷子炒青菜,都像是油缸、盐袋子里边拽起个可怜家伙,姐姐是个没嫁人就好似委屈小媳妇的,李槐每次问她咸淡,她只会次次都说还好。

    还好个屁,李槐可不受这委屈,次次站在长凳上造反,娘亲不敢与他说重话,便要怨儿子不会享福,然后埋怨没两句,便开始心疼,哪里舍得多说宝贝儿子的不是,就要转头去埋怨自家男人没出息,又在桌上摔筷子又在桌底下踩男人脚背的,怨李二害得儿子过惯了苦日子,竟是连油水都半点受不得了,再然后就要苦口婆心与女儿李柳碎碎念,以后一定要找个家底殷实的好人家,要找个手上能过钱的男人,主要还是可以帮衬你弟弟,你更要长点心眼,偷偷多往娘家贴补,可别嫁出去的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昧良心要遭天谴的……

    絮絮叨叨的,反正都是李槐和他娘亲在言语,油盐得吓人的一顿饭就那么吃完了,最后总是他爹和姐姐收拾碗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那么过着安稳平淡的日子。只要娘亲不出门跟街坊邻居吵架吵输了,她逢年过节不受娘家亲戚的气,没见着哪个婆姨又穿金戴银花里胡哨了,其实家里就没什么大事。

    小时候李槐最怕他爹去学塾那边找自己。

    会觉得很丢人。

    因为他爹是出了名的没出息,没出息到了李槐都会怀疑是不是爹娘要分开过日子的地步,到时候他多半是跟着娘亲苦兮兮,姐姐就会跟着爹一起吃苦。所以那会儿李槐再觉得爹没出息,害得自己被同龄人瞧不起,也不愿意爹跟娘亲分开。哪怕一起吃苦,好歹还有个家。

    李槐当年宁肯姐姐去学塾那边喊他回家,因为姐姐长得还凑合,不错而已,可偷偷惦念姐姐的人,其实不少的,比如林守一和董水井就很喜欢他姐,李槐每天上学不上心,小小年纪,就只能瞎琢磨这些有的没的,可李槐小时候其实一直想不明白,喜欢李柳做什么,好看吗?没有吧。你们真要把我姐娶回了家,她是能多拎几桶水还是多砍几斤柴啊?不能够啊。

    后来跟随李宝瓶他们一起远游到了山崖书院,爹娘和姐姐一起来看他,那一次,李槐再没有觉得有半点丢人,哪怕那会儿的书院,其实有钱人更多。

    所以李槐打心底佩服陈平安,因为从陈平安身上,李槐学到了很多。

    不是陈平安说了什么,而是陈平安一直在做什么,李槐其实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但是那会儿要李槐嘴上说个谢字比天难。心知自己做错了事情,可要李槐道个歉也一样。

    对外见谁都是李槐他大爷,只有窝里横天下第一。

    随着求学生涯的时间推移,所有的朋友都早已不是什么孩子了。

    李宝瓶学问越来越大,去了中土神洲,会跟随茅山主去往礼记学宫。于禄早就是金身境武夫了,不客气如今也重新拾起了一份修道心气,相信以后成就不会太差的。林木头更是被大隋京城的富贵门户,争着抢着要收为女婿,只是好像继续喜欢着自己的姐姐,还是喜欢跟董水井暗地里怄气,却也没耽误林木头越来越像一位神仙。

    好像就他李槐一个,还是比较不务正业。

    愁啊。

    李槐收起思绪。

    带着韦太真一起返回蚍蜉铺子。

    柳剑仙不在铺子了,女子还是很多。

    裴钱正在跟代掌柜商量着一件事情,看能不能在铺子这边贩卖壁画城的廊填本神女图,如果可行,不会亏钱,那她来跟壁画城一座铺子牵头。

    李槐就又无事可做了,坐在蚍蜉铺子外边发呆。

    第二天,跟柳质清道别后,裴钱他们继续徒步离开春露圃。

    裴钱先去了师父与刘景龙一起祭剑的芙蕖国山头。

    不曾想那处灵气稀薄的寻常山头,如今竟然成了数位剑修结茅的修道之地,来此游览胜景的练气士,更是隔三岔五就有一拨,主要还是因为齐景龙比林素、徐铉更早跻身玉璞境,以新剑仙身份,被白裳在内三位剑仙,先后问剑三场,再去往剑气长城,返回后又一举成为太徽剑宗宗主,加上齐景龙早早跻身年轻十人之列,又获得了

    水经注卢穗、彩雀府府主孙清两位仙子的青睐,齐景龙不过刚刚百来岁,实在太过传奇sè彩。

    所以他与那位不知名剑仙朋友的共同祭剑处,成为一处引人入胜的仙迹,合情合理。

    接下来裴钱就开始走一条跟师父不同的游历路线。

    不再去济渎入海口的绿莺国。

    而是一行人转去了大篆王朝京畿之地,裴钱要看那武夫顾祐、剑仙嵇岳两位前辈的问拳问剑处。

    在那边,裴钱独自一人,手持行山杖,仰头望向天幕,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槐和韦太真远远站着。

    李槐突然有些迷糊,好像裴钱真的长大了,让他有些后知后觉的陌生,终于不再是印象中那个矮冬瓜黑炭似的小丫头。记得最早双方文斗的时候,裴钱为了显得个儿高,气势上压倒对手,她都会站在椅凳上,而且还不许李槐照做。如今大概不需要了。好像裴钱是突然长大的,而他李槐又是突然知道这件事的。

    四下无人。

    裴钱摘下书箱,将行山杖放在书箱上。

    以六步走桩起步,演练撼山拳诸多拳桩,最后再以神人擂鼓式收尾。

    从头到尾,裴钱都压着拳意。

    所以只像是轻轻敲个门,既然家中无人,她打过招呼就走。

    游历以来,裴钱说自己每一步都是在走桩。

    李槐相信此事。

    随后裴钱去了趟已经封山的猿啼山,在地界边缘地带,裴钱攥紧手中行山杖,高高提起,抱拳致礼,就此别过。

    这段大篆京畿与猿啼山之间的山水路程,裴钱话语极少,所以李槐有些无聊。

    这天大雪,李槐才意识到他们已经离乡三年了。

    而他们也到了青蒿国州城,一条叫洞仙街的地方。

    见到了李宝瓶的大哥李希圣,还有一位名叫崔赐的少年书童。

    李希圣送了李槐一本不厚的圣贤书籍。

    再送了韦太真一张云纹符箓,依稀有四字,却非篆文,好像是读书人自行造字一般,所以韦太真不认识此符。

    那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与韦太真笑言以后若是破境,祭出此符,兴许有些用处。

    因为符箓四字,实则为“五雷避让”。

    青冥天下白玉京首脉掌教,道老二和陆沉的大师兄,亲笔手书。隔了一座天下又如何?

    法旨就是法旨。

    破境随便破境。

    李希圣却没有送裴钱任何东西。

    裴钱依然开心,与李希圣聊着与宝瓶姐姐相逢与重逢的种种趣事。

    李希圣一直笑脸和煦,耐心听着少女的讲述。

    只是在一天清晨一天夜幕,与裴钱事先约好,一起看过了大日初升和明月高悬而已。

    一行人离开青蒿国,去往狮子峰,在裴钱的那本小册子上,已经没有必须要去的地方。

    趴地峰距离狮子峰太远,裴钱不想绕路太多,李槐不催,不是裴钱绕路的理由。

    朝夕相处数年之久,韦太真与裴钱已经很熟,所以有些问题,可以当面询问少女了。

    例如为何裴钱要故意绕开那本册子以外的仙家山头,甚至只要是在荒郊野岭,往往见人就绕路。许多稀奇古怪,山精鬼魅,裴钱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路即可。

    裴钱直说自己不敢,怕惹事,因为她知道自己做事情没什么分寸,比师父和小师兄差了太远,所以担心自己分不清好人坏人,出拳没个轻重,太容易犯错。既然怕,那就躲。反正山水依旧在,每天抄书练拳不偷懒,有没有遇到人,不重要。

    裴钱还说自己其实对走江湖,没什么喜欢不喜欢的。

    韦太真就问她为何既然谈不上喜欢,为什么还要来北俱芦洲,走这么远的路。

    裴钱犹豫了半天,才笑着说家里好几位纯粹武夫,自己不太想在那边破境了,只因为师父很喜欢北俱芦洲,她才来这里游历。

    这是一个说了等于没说的含糊答案。

    然后裴钱又说了一句让韦太真更摸不着头脑的言语,说师父喜欢这里,她其实这会儿开始后悔了。

    韦太真觉得自己越问、裴钱越答,自己越如坠云雾。

    只是裴钱当时又开始走桩练拳,韦太真只好让自己不去多想。

    李槐如今习惯了守夜一事,见那韦仙子一头雾水,便望向裴钱,问了句可以说吗?裴钱继续走桩,轻轻点头。

    李槐这才为韦仙子解惑:“裴钱已经第七境了,打算到了狮子峰后,就去皑皑洲,争一个什么最强二字来着,好像得了最强,可以挣着武运啥的。”

    韦太真好像挨了一道天雷。

    李槐笑道:“我也不知道裴钱怎么破境的,不是故意瞒着你的,她先前一样没跟我打招呼,是她后来离开了青蒿国,才主动与我说的。还说如今每天练拳,意思不大了,类似这会儿的走桩,将身上拳意一分为二,相互打架什么的,不过是习惯成自然,不然她闷得慌。再就是练拳得武运一事,当徒弟的,没道理比师父更威风,武运这东西,吃多了其实没啥滋味,对她来说未必是好事。”

    裴钱在远处收拳,无奈道:“说多了啊。只让你说七境一事的。”

    然后对韦太真说道:“韦姐姐,别介意,不是真心瞒你,只是好些事情,根本不值得拿来说道。”

    有师父高高在上,还有崔爷爷在前。

    吃苦练拳,习武破境,天经地义。

    韦太真苦笑点头。

    不然她还能如何。

    好在韦太真对于武道一途,知道些,却所知不多,毕竟在修行路上,韦太真自己就是一路破境窜到金丹境的,所以还不至于被裴钱的破境、武运之类的吓破胆。韦太真只是震惊于裴钱对武学境界的那种淡漠态度,与年纪太不符。而且武道攀登,要比修道之人更加讲求一个脚踏实地,要说裴钱是因为资质太好,才如此破境神速,好像也不全对,毕竟裴钱每天都在练拳,练得还怪,什么走路练拳,什么拳意打架,什么武运没滋味,都是韦太真没听过、也全然无法想象的事情。

    在那之后的山下远游。

    哪怕裴钱再躲着人和事,他们还是在一个偏隅小国,遇到了一场山上神仙殃及山下江湖的风波。

    一个领衔江湖的武林宗师,与一位地仙神仙老爷起了争执,前者喊来了数位被朝廷默认离境的山水神灵压阵,后者就拉拢了一拨别国邻居仙师。明明是两人之间的个人恩怨,却牵扯了数百人在那边对峙,那个古稀之年的七境武夫,以江湖领袖的身份,呼朋唤友,号令群雄,那位金丹地仙更是用上了所有香火情,一定要将那不知好歹的山下老匹夫,知道天地有别的山上道理。

    裴钱当时路过的时候,大战其实已经落幕,胜负已分,竟是山上仙师狼狈逃窜,原来朝廷安插了许多供奉仙师和军中高手,好像对那位很喜欢对帝王将相指手画脚的地仙,不顺眼多年了。在惨烈战事中,还有一位本该是挚友的龙门境老神仙,背叛了金丹好友,大战酣畅之时,yin了一手,打得那位作威作福惯了的金丹地仙措手不及,还被一位嫡传弟子亲手打烂金丹,就此陨落。

    一座四分五裂的仙家山头,兵败如山倒,反正一场鲜血淋漓的风波,山上山下,庙堂江湖,神仙俗子,yin谋阳谋,什么都有,兴许这就是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所有的对错是非,一团浆糊,都在生死中。

    哪怕裴钱第一时间就要撤离是非之地,依旧慢了一步。

    小国朝廷伏兵四起,不断收拢包围圈,如同赶鱼入网。

    一伙山上仙师逃到裴钱三人附近,然后擦肩而过,其中一人还丢了块光彩夺目的仙家玉佩,在裴钱脚步,只是被裴钱脚尖一挑,瞬间挑回去。

    随后一大帮人蜂拥而至,不知是杀红了眼,还是打定主意错杀不错放,有一位身披甘露甲的中年武将,一刀劈来。

    裴钱不避不闪,伸手握住刀,说道:“我们只是过路的外人,不会掺和你们双方恩怨。”

    那武将加重手上力道,只是那一刀只是纹丝不动。

    裴钱轻轻一推,对方武将连人带刀,踉跄后退。

    从裴钱身后远处,原本看似渔网唯一的口子,又出现了一位守株待兔悄然现身的武学宗师,将那拨山上漏网之鱼一一打杀,只余下了几人活命。

    裴钱环顾四周,然后聚音成线,与李槐和韦太真说道:“等下你们找机会离开就是了,不用担心,相信我。”

    韦太真刚想要与裴钱言语,说自己可以帮上忙。

    李槐对她摇摇头。

    真要遇到了棘手事情,只要陈平安没在身边,裴钱不会求助任何人。道理讲不通的。

    裴钱的骨子里,不愿意欠她师父之外的任何人一点半点。

    所以李槐来到韦太真身边,压低嗓音问道:“韦仙子可以自保吗?”

    韦太真点头道:“应该能够护住李公子。”

    李槐说道:“那我们就找机会逃,争取不让裴钱分心就行了。”

    韦太真面有难sè,以心声说道:“李公子,如此一来,裴钱会不会对你心有芥蒂?”

    李槐摇头道:“韦仙子想多了。”

    李槐挠挠头,我真是个废物啊。咋个办,真是愁。

    裴钱轻轻摘下竹箱,放下行山杖,与迎面走来的一位白发魁梧老者说道:“事先与你们说好,敢伤我朋友性命,敢坏我这两件家当,我不讲道理,直接出拳杀人。”

    那个浑身浴血的白发老者嗤笑道:“小女娃儿年纪不大,口气不小,只要交出那块玉佩,饶你不死。”

    裴钱卷起袖子,说道:“我站着不动,吃你三拳,你之后让我们三个离开,如何?”

    身披甘露甲的武将,瞥了眼那少女毫发无损的手掌,与老者轻声提醒道:“师父,这丫头片子不太简单,先前握刀不伤,体魄坚韧,不同寻常。”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大夏文圣 异香 武圣! 剑来 玄鉴仙族 洪荒之青虚 仙逆 家族修仙:我被族人带上天 志怪书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冰河洗剑录 修真门派掌门路 不朽凡人 仙父 逆仙 洪荒:截教副教主 我本无意成仙 剑出华山 穿越远古携千亿物资帮反派养崽崽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