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百九十八章 要问拳(第 2/4 页)

    她到底是李槐的婢女,还是要为这位李公子考虑几分。

    李槐受不了“李公子”这个称呼,只是韦仙子坚持,几次劝说无果,他只能别扭受着,就当是狮子峰那座仙家山头,与家乡小镇一般风水淳朴了,李槐替姐姐有些高兴,在这种地方修行,想必至于受欺负。他姐实在脾气太好,模样太柔弱了,在家乡那么多年,吵架都学不会,笨是笨了点,随他们爹。不像自己,脾气随娘亲,出门在外不容易被欺负。

    听到这个问题后,李槐笑道:“不着急,反

    正都见过姐姐了,狮子峰又没长脚。何况裴钱答应过我,要在狮子峰多待一段时日。”

    先前在奈何关小镇过家门而不入的韦太真,轻轻点头。先前问话,不能不说,但是也不能多讲,不然有搬弄是非的嫌疑。

    离开了哑巴湖,裴钱带着李槐他们去了趟鬼斧宫,听师父说那边有个叫杜俞的家伙,有那江湖切磋让一招的好习惯。

    可惜杜俞不在既是师门又是家的鬼斧宫,按照山门修士的说法,杜公子常年在在外游历。

    那位鬼斧宫修士吃不准三人的境界、家世,只想着既然能够与杜公子相熟,怎么都该与那杜俞父母的那对道侣祖师禀报一声,不曾想那个少女已经告辞离去,说以后有机会再来拜访。

    之后在拥有一大片雷云的金乌宫那边,裴钱见着了刚刚跻身元婴剑修没多久的柳质清。

    柳剑仙,是金乌宫宫主的小师叔,辈分高,修为更高。哪怕是在剑修如云的北俱芦洲,一位如此年轻的元婴剑修,柳质清也确实当得起“剑仙”的客气话了。

    据说这位柳剑仙在山顶静坐多年,是在闭关。

    柳质清抖落一身月sè,雪夜起身就破境。

    柳质清是出了名的性子冷清,但是对陈平安开山大弟子的裴钱,笑意较多,裴钱几个没什么感觉,但是那些金乌宫驻峰修士一个个见了鬼似的。

    柳质清让一些婢女退去,亲自煮茶待客,在裴钱他们落座后,柳质清取出一套茶具,手指画符数种,以仙家术法,拘来山中清泉,再以形若火龙的三昧真火符缓缓煮水,无中生有,神仙手段。

    柳质清询问了一些裴钱的游历事。

    裴钱一一作答。

    双方问答,自然而然,柳质清如同外出做官的某位家中长辈,而裴钱就像是出门游学至此的晚辈。

    柳质清不觉得自己多此一举,裴钱更不觉得柳剑仙多管闲事。

    柳质清这些年以心洗剑大成,大道裨益极多,不但顺利跻身元婴,并且依稀感觉到未来的元婴破境,瓶颈不会太大。

    这都要归功于陈平安早年在玉莹崖的那个建议。

    所以看待裴钱这位好朋友的开山大弟子,自己从无什么嫡传弟子的柳质清,当然会将少女当做自家晚辈,仿佛半个嫡传。

    要说裴钱如果胆敢不领情,觉得不耐烦,最怕麻烦的柳质清,说不定还要不怕麻烦地训斥几句。

    好在裴钱的表现,让柳质清很满意,除了一事比较遗憾,裴钱是武夫,不是剑修。

    韦太真虽然已经见过不少云遮雾绕的山巅大人物,但是面对一位大道可期的元婴剑修,还是有些忌惮和敬畏。一方面,柳剑仙太年轻,再者这位与裴钱师父关系极好的柳先生,确实长得太好看了些。

    柳质清飞剑传信金乌宫祖师堂,很快拿来了一些金乌宫秘藏的善本孤本书籍,都是出自北俱芦洲历史上书院圣人之手,经传训诂皆有。柳质清赠予李槐这个来自宝瓶洲山崖书院的年轻读书人。

    李槐瞥了眼裴钱,裴钱点头,李槐便笑着致谢收下了。

    饮茶间隙,柳质清还亲自查阅了裴钱的抄书内容,说字比你师父好。

    结果裴钱急得直挠头。

    韦太真越来越好奇那位落魄山的年轻山主,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一次外乡游历,就能够让柳质清如此“不见外”。

    韦太真至今还不知道,其实她早早见过那人,而且就在她家乡的鬼蜮谷宝镜山,对方还误伤过她,正是她爹昔年嘴里“弯弯肠子最多、最没眼光最小气”的那个读书人。

    这跟陈平安没有跟裴钱聊太多鬼蜮谷之行有关,涉及高承、贺小凉,以及杨凝真、杨凝性这对兄弟,都隐晦避过。

    最后,柳质清在破境后首次离开金乌宫,亲自护送裴钱去往春露圃。

    金乌宫有一条炼化雷云作舟身、篆刻九九八十一道雷法符箓的祖传渡船,所以这是裴钱到了北俱芦洲后第一次不再徒步,而是乘坐仙家渡船。

    裴钱不好意思让柳前辈陪着他们在山下,风里来雨里去。

    金乌宫宫主亲自为小师叔送别,独子晋乐也在送行队伍当中,因为柳质清说此次出门,会在外远游多年,会登门拜访浮萍剑湖、太徽剑宗在内的大小剑修门派,或求道或问剑。不过晋乐他那位大山君之女的娘亲,却没有露面,主要是妇人心知肚明,自己与柳师叔合不来,来了也是自讨没趣,以前柳质清是金丹瓶颈的时候,她还能依仗着山君父亲的威势,在金乌宫肆意妄为,这些年就收敛许多了,就怕柳质清这种脾气,不找她的麻烦,省心省力,直接去大篆王朝找她那位山君父亲讲理。

    所以柳质清离开金乌宫,她才是最开心的那个。

    裴钱神sè自若,李槐忍住不去看那剑修晋乐。因为他听裴钱说过,陈平安早年因为小米粒,与这金乌宫晋公子有些恩怨,不过大致两清了。

    柳质清离开之前,对那师侄宫主颁布了几条新山规,说谁敢违背,一旦被他获悉,他立即会赶回金乌宫,在祖师堂掌律出剑,清理门户。

    晋乐听得心惊胆战。

    小师叔以往几乎从不在师门事务上插手。

    柳质清最后以心声与师侄言语道:“金乌宫以后借助我剑,晋升宗字头,是有几分希望的,你很清楚,我对这些不感兴趣,你这宫主却不一样,所以给我牢牢记住一句话,升为宗字山头,不全是好事,有好有坏,好处是你重振师门,成为金乌宫祖师堂历史上的最大中兴功臣,坏处就是我到时候会秋后算账,所以趁着我暂时还是元婴境,你多补救,说不定有些人算账也可活。”

    柳质清拍了拍那师侄宫主的肩头,“与你说这些,是知道你听得进去,那就好好去做,别让师叔在这些俗事上分心。如今整个大篆王朝都要主动与我们金乌宫交好,一个北岳山君不算什么,何况只是山君之女?”

    宫主点头,“谨遵师叔教诲。”

    这条金乌宫渡船风驰电掣,期间遇到一大片闪电雷鸣的雨云,渡船穿梭而过,柳质清掐诀画出一道引雷符,招来诸多声势惊人雷电轰砸,然后一一融入渡船,使得渡船符箓愈发金光熠熠,金乌宫渡船的最大奇异处,便是可以当做一件攻伐法宝。只是这番场景,吓得韦太真这头狐魅脸sè惨白,世间精怪鬼魅,先天最是畏惧雷电,不然以韦太真的金丹修为,不至于因为这些雷电就变了颜sè。

    柳质清这才记起“狮子峰韦仙子”的根脚,与她道了一声歉,便立即驾驭渡船离开雨云。

    远离雨云,天地清明后,柳质清与裴钱随口说道:“太徽剑宗齐宗主,虽是剑仙,但其实精通符箓,我仰慕已久。”

    裴钱小声道:“柳叔叔,我师父与刘先生也是至交好友。哦对了,刘先生,就是齐宗主。”

    有无“也”字,天壤之别。

    李槐有些佩服裴钱的心细。

    韦太真则是惊讶那位年轻山主的交友广泛。她如今很清楚裴钱的脾气了,少女对自己人不会说半句大话,所以至交好友一语,千真万确。

    先有柳质清,后有齐景龙。

    都是北俱芦洲年纪轻轻、就好像已经凝聚气运在身的得道之人。

    柳质清笑着点头道:“如此最好。”

    裴钱又一本正经说道:“柳叔叔,齐先生喜好饮酒,只是与不熟之人抹不开面儿,柳叔叔哪怕与齐先生素未蒙面,可当然不算陌路人啊,所以记得带上好酒,多带些啊。”

    柳质清想了想,其实自己不喜饮酒,只是能喝些,酒量还凑合,既然是去太徽剑宗登门做客,与一宗之主切磋剑术和请教符箓学问,这点礼数还是得有的,几大坛仙家酒酿罢了。柳质清点头道:“到了春露圃,我可以多买些酒水。”

    裴钱又说道:“刘先生暂时只有一个嫡传弟子,名叫白首,劳烦柳叔叔帮我捎句话,就说下次回乡,我会路过太徽剑宗,到时候再去翩然峰找他。”

    裴钱说完之后,自顾自呵呵一笑。

    柳质清答应下来。

    渡船到了春露圃那座繁华热闹的符水渡,裴钱带着李槐他们直奔老槐街的蚍蜉铺子。

    这可是自家铺子,是师父在他乡攒下的一份家业。

    裴钱之后独自拜访春露圃祖师堂金丹修士,宋兰樵的师父,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嬷嬷,在春露圃是屈指可数的竹字辈祖师,只不过宋兰樵这些春露圃兰字辈修士,谨遵谱牒规矩,在名字当中嵌兰字,竹字辈修士,倒是没这讲究,当初春露圃草创之初,各自多用上山初期的真名,例如山主就叫谈陵。

    名为林嵯峨的老妪,见到了登门送礼的裴钱,格外高兴,所以还礼很重。

    如今她与弟子宋兰樵,与唐玺结盟,加上跟骸骨滩披麻宗又有一份香火情,老妪在春露圃祖师堂越来越有话语权,她更是在师门山头每天坐收神仙钱,财源滚滚来,所以自身修行已经谈不上大道可走的老妪,只恨不得少女从自己家中搬走一座金山银山,尤其听闻裴钱已经武夫六境,大为惊喜,便在回礼之外,让心腹婢女赶紧去跟祖师堂买来了一件金乌甲,将那枚兵家甲丸赠给裴钱,裴钱哪敢收,老妪便搬出裴钱的师父,说自己是你师父的长辈,他几次登门都没有收回礼,上次与他说好了攒一起,你就当是替你师父收下的。

    年轻剑仙陈平安也好,他的开山大弟子裴钱也罢,每次造访春露圃,都不去见山主谈陵,反而次次主动拜访自己,之后才会去照夜草堂坐一坐,此事最让老妪舒心,师徒二人,都讲规矩懂礼数重情谊,故而对那宝瓶洲落魄山,老妪是印象极好极好的。

    老妪经常与弟子宋兰樵念叨,若要游历别洲,她定是去那落魄山做客。

    所以在春露圃以脾气古怪、言语刻薄著称的老妪,在裴钱那边自然是慈眉善目得很了,拉着小姑娘的手一起闲聊,不舍得裴钱早早离开。

    裴钱好不容易才能够下山的时候,有点懵。老嬷嬷真的是太和蔼太热情了。

    老妪一直送到山脚,牵起少女的手,轻轻拍打手背,叮嘱裴钱以后有事没事,都要常回来看看她这个孤苦伶仃的糟老婆子。而且还会早早准备好裴钱跻身金身境、远游境的礼物,最好快些破境,莫让老嬷嬷久等。

    裴钱有些难为情,说估计怎么都得三两年才能破境,把老妪给笑得合不拢嘴,连说好好好。

    少女不知自己这番“以诚待人”言语的分量,老妪则是又震惊,又开怀。

    裴钱去了照夜草堂,不过仙师唐玺不在山头,去了大观王朝出席一场庙堂宴席,此外还要参加一场山水夜游宴。

    因为照夜草堂与大观王朝铁艟府魏家,已经联姻。春露圃财神爷唐玺的嫡女唐青青,与魏家公子成为一对山上道侣,皇帝陛下都亲自参加了婚礼。在春露圃山主谈陵的默认下,唐玺与大观王朝的生意往来,越来越频繁紧密。

    裴钱这才返回老槐街。

    柳质清独自留在了蚍蜉铺子,翻看账簿。

    如今的柳剑仙,对于世俗庶务,并不排斥。

    铺子代掌柜,知晓柳剑仙与陈掌柜的关系,所以丝毫不觉得坏规矩。

    毕竟两位年轻剑仙,在那玉莹崖饮茶问道,是春露圃最近十年以来,最被附近十数国山上修士津津乐道的一桩美谈。

    铺子代掌柜,是个出身照夜草堂的年轻修士,叫王庭芳,如今还多出了一个年轻伙计,早年与陈剑仙做了笔篆刻玉莹崖玉石印章的小买卖,后来就干脆被王庭芳拉拢过来,毕竟遇到修行瓶颈的王庭芳,不可能一年到头都守着铺子,偶尔也需返回照夜草堂潜心修道。

    先前作为镇店之宝的两样物件,一枚篆刻回文诗、拥有“水中火”气象的玉镯,还有一把“宫家营造”的辟邪古镜,又都已被王庭芳以溢价极多的高价卖出。

    铺子不大,生意不小,顾客不多,挣钱不少。

    听闻柳剑仙重返春露圃,铺子生意立即好得一塌糊涂,不到半个时辰便人满为患,多是女子,个个出手阔绰,钱不当钱。

    她们瞧过柳剑仙一眼,没过瘾,那就再买一件山上物件,好多瞧几眼那位俊美得不讲道理的柳剑仙。反正都不贵,还算价格公道,老槐街店铺那么多,在哪里花钱不是花钱?再说了这蚍蜉铺子好些山上物件,一向精致讨巧,脂粉气比较重,对山上女修十分友好。

    难道只许男子欣赏美人,不许她们多看几眼柳剑仙?又不是白看的。

    柳质清每次来蚍蜉铺子闲坐,事后都会后悔。今天也不例外。

    被裴钱撇下的李槐,跑去看那万年槐了。

    韦太真当然会一路护送。

    柳质清突然在铺子里边起身,一闪而逝。

    来到老槐树那边,柳质清出现在一位年轻女子和肥胖少年身后,直截了当问道:“不好好在金光峰和月华山修行,你们先是在金乌宫地界徘徊不去,又一路跟来春露圃这边,所为何事?”

    这两头精怪离着李槐和那韦太真有些远,好像不敢靠太近。

    金风和玉露转身见到了柳质清后,不得不承认,柳质清这种神仙风采,光看相貌就可以猜到名字的。何况老槐这边先前女子们多窃窃私语,说那金乌宫柳剑仙重返春露圃了。所以认出了柳剑仙的身份,金风赶紧施了个万福,玉露更是低头抱拳,不敢擦拭额头汗水。

    金乌宫剑修下山杀妖除魔,是出了名的手段很辣。

    尤其是柳质清,在金丹时,就已经为自己赢得一份赫赫威名。

    玉露赶紧壮起胆子,以心声与柳剑仙解释道:“金风先前看到这个登山游历的外乡书生,感觉到了一丝大道契机,等她返回金光峰,对方却已经离开,所以这才一路尾随,还望柳剑仙不要将我们俩当做居心叵测之辈,绝对不是的。不然在书生进入金乌宫之后,我们就该知难而退了,大道机缘再好,终究比不得性命更珍贵。”

    柳质清点头道:“我听说过你们二位的修行习俗,一向隐忍退让,虽说是你们的处世之道和自保之术,但是大体上的性情,还是看得出来。若非如此,你们见不到我,只会先行遇剑。”

    金风和玉露赶紧致谢。

    柳质清的这番言语,等于让他们得了一道剑仙法旨,其实是一张无形的护身符。

    只要柳剑仙今日现身,却又不驱逐他们这两头精怪,那么以后对金光峰和月华山再有觊觎之辈,出手之前,就该好好掂量掂量柳剑仙出剑的分量了。

    都听说金乌宫柳质清不是不好说话,而是几乎根本不与山外修士客套,只出剑。

    所以今天柳剑仙难得说了这么多,让两位既庆幸又忐忑,还有些自惭形秽。

    柳质清说道:“你们不用太过拘谨,不用因为出身一事妄自菲薄。至于大道机缘一事,你们随缘而走,我不拦阻,也不偏帮。”

    柳质清知道了真相过后,便再次一瞬间凝为剑光,缩地山河,不去嘈杂喧闹的蚍蜉铺子,去了那座已经卖给陈平安的玉莹崖。

    老槐树下,李槐驻足许久。

    韦太真轻声道:“先前有两位鬼鬼祟祟,好在被柳先生问话了。”

    李槐说道:“既然柳剑仙都亲自出面了,那我们就放宽心。”

    反正行走江湖有裴钱。

    轮不到他李槐咸吃萝卜。

    这一路走来,韦太真越来越佩服李槐的心大。因为李槐是真的可以不在乎很多事情。

    但是李槐每天得闲,便会用心背诵圣贤书籍内容。不过韦太真也看出来了,这位李公子真的不是什么读书种子,治学勤勉而已。

    李槐当然不知道自己竟然能够让韦仙子高看一眼。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异香 山河志异 大夏文圣 你们修仙,我种田 苟在仙界成大佬 仙父 仙逆 洪荒之圣道煌煌 天禄星今天又在水群 重生八零娇娇媳 武道天途 我是仙 虚无真解 武圣! 有种后宫叫德妃 我在聊斋当符师 西游之火鳞大王 画演天地 魔天 玄鉴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