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皇帝丢了(第 4/4 页)
……
次日,早朝,不少的大臣已经知道昨天皇帝走丢了。今天带着使命,步履沉重的上了金殿。
朝上,大太监总管马忠孝通报了皇帝丢了的事情。顿时朝堂上一片混乱。
有的主张应该立即寻找皇帝。
有的说找了那么久没找到,皇帝怕是已经凶多吉少,应该另立明主才是上策。当然,这种看似大逆不道的说法,是端王唆使人这样说的。
这个声音一经发出,得到众多官员的响应。官员们先是争先恐后的说了另立明君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大学士闾丘伟晔淡定的站在文臣的堆里,指头在象牙护板上不停的画圈,还没有发言的意思。
官员们对于另立明君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论述了之后,就又开始提出立谁的问题,提来提去,就又落在端王和穆王的头上。
郑太后看的着急,明明打算好的,那些官员要立自己为女皇的,但是他们争先恐后的提出立端王为帝,场面失控了。她这个太后此时已经不能主宰这些官员了,她暗暗思讨,自己太过大意了,以至于立皇位的时候都提出端王。向上官丞相望去,见上官博达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好似入定。郑太后不由心中暗骂:“这个老狐狸。”随后又暗想:若是有机会,自己一定要整顿后党,让这些大臣们忠于自己。
但是,提出立端王,宗党官员立即反驳了起来,提出应该立穆王。
场面更加的混乱,梁王手下的兵部尚书和端王手下的户部尚书,几乎当朝动起拳脚。一时间有上前助战的,有拉架的,朝堂之上好不热闹。
郑太后本有心一声大吼,退朝。可是喊了退朝之后,这些大臣就会下朝吗,到时候只能更加的被动。
这时,十王爷终于看不下去,大吼一声,拔出佩剑,在两方之间挥剑弹压,这才将这帮官员的气势压了下去,这些官员有的捡起自己打烂的护板,有的捡起被踩扁的乌纱,逐渐的安静了下来。
端王对十王爷的举动颇为不满,但是他知道十王爷的脾气,要说不好在金殿上真能给自己好看,自己又打不过他。只能这样算了。
朝堂之上,一时都不说话,安静的几乎掉一根针都能听到。
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奏道:“臣有一法,不知可行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