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4 学枪少年(第 3/3 页)
这些理由不是没有道理,但我问他们,“这值得这片土地上的人互戗互残吗?你愿意为此去死吗?”
他们愣了很久,然后点了点头。
每一场战争都有一个理由,所谓“师出有名”。
但是,我用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很多次验证,每一场战争的发酵剂只是仇恨。
一定会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一定会有人为了政治目的和现实利益去拨弄挑起这些矛盾。
但是一旦刺刀见红,亲人朋友失去了性命,仇恨就像滚雪球一样累积起来,没有对与错、只是因仇恨失去理智了,战争也就变得无法避免。
这种用生命代价积累起来的仇恨像病毒,在肌体扩散开去,让原本看起来不值得的战争真正打起来。
这种仇恨也很容易再被政治利用,让事态像呼啸的火车突然脱轨,最后车毁人亡。
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是非对错的评价可以不说。
但是,我希望不管谁输谁赢,南苏国的战乱要快一点结束,拖得时间越长,这个国家就会面对更久远更深重的灾难,哪怕已经得到国际维和部的救助,因为单单依靠支援与救助,毕竟不是长远计策。
机场边那个学枪少年的笑脸,让我想起自己第一次进入彼亚索。
那是我第一次进入战地,刚到西加安,烈士广场上铺天盖地的是“烈士”海报——一张张年轻灿烂的笑脸。
我也想起在彼亚索,波巴罗边境的战地医院里,一个被炸飞双臂的十八岁小伙子一直对我着笑。
他是那么年轻,且富有蓬勃朝气啊。
每每翻看以为拍摄的照片我都不由自主的落泪难受。
彼亚索的战火持续了六年,甚至被国际社会所厌倦。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年轻人才能停止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