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格局(第 2/2 页)
而炎氏一族,不知为何也没有明显的动作,至于暗地里,当然不可能也如明面上这般平静了。
纵然新京暗流涌动,但这也仅限于朝堂之上,对于新京的百姓而言,依旧是该吃吃该喝喝,只要夺嫡的血没有流到新京的大街上,百姓的生活总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
姚媚儿回到新京后,一改往日三天两头往望江楼跑的习惯,无事几乎不出蘅枝苑的门。但她也没有闲着。
姚氏之乱平定,喇耶国乞降,四境安宁,百姓乐业,望江楼在各地开设分店的时机刚刚好。这阵子派去各地的人陆续传回来消息,十有八九是找到了合适的酒楼,此时的姚媚儿还算财大气粗,外地的房价又不似新京这般令人望而却步,第一批的望江楼皆是直接在当地买下产业再准备开业。
当然,要开一个酒楼也不是买下好地段的房子就能立刻开业的,毕竟厨子尚未到位,而姚媚儿心里筹划的望江楼分店必须带有新京望江楼的特色,即所有的望江楼,不仅是菜色上统一标配,连装修和伙计们迎客的方式都需统一才行,姚媚儿的要求便是,只要这些客人去过其中一家望江楼,当他们去第二家时,只要一走进去,便会知道此处也是望江楼。
若要达到如此程度,便有许多规章制度需要定制,如此才能使相隔千里的两个酒楼能够保持相似的经营状态。当然,酒楼这东西,最忌讳的就是完全不顾及当地口味,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即便再好吃的食物,也总有人不爱吃,所以在菜色上,除了保留望江楼的特色菜肴,还需有几个当地著名的菜肴,但同时又要做的比当地酒楼更好吃。
所以姚媚儿手上又多了一项重任,就是研究第一批望江楼所在地的特色菜肴,从迎合当地口味的角度出发,重新改良。而这件事,也只有姚媚儿能做。
所以姚媚儿不是转性不出去,而是根本没时间出去。除了没时间,她即便出去也不能见到师父,甚至可能遇到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毕竟她仅是去望江楼,就遇到过辰王和昭阳公主,几乎摊上大事儿,如今师父来了新京,虽然被封为姚王,颇有些炙手可热的意思,但师父走的每一步,又哪里容易了呢?如今紫薇玉莫名失踪,说不定金殿上头的皇帝正怀疑是师父为了自加筹码从中作梗呢,又听说不少大臣都私底下接触师父,对于这些人,师父见不能随意见,却也不能随意不见,以师父的性子,这样的日子即便锦衣玉食,也足够难熬。若是她出去又遇上什么事儿,以师父的性子,绝不会袖手旁观,那她岂不是害了师父?
——倒不是姚媚儿自己咒自己,实在是下山这大半年来经历了太多倒霉事,让她不敢轻举妄动了。
何况,她也不想遇到宗政憬啊。
大约是如今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太多,宗政憬行事再也不似以前那般偶尔还可率性而为,在他回新京之后,与炎皇后最疼爱的侄子慕慎安的关系仿佛一下子疏远了,以往时常聚在一处的两人,如今仿佛只剩下点头之交,这样的淡漠并没有让群臣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慕慎安的父亲是慕相,而慕相在立太子一事上一贯的态度是由仁庆帝定夺,他从不参与。以前秦王殿下毫无争夺太子之位的资本,那么作为慕相唯一的嫡子,慕慎安与一个将来多半是个闲散王爷的秦王走得近便也只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情,慕相自然不会干预。但如今秦王已经展露锋芒,而仁庆帝似乎给了三个儿子同样的几乎,既然如此,那么素来以纯臣自居的慕相自然不会在允许慕慎安与秦王走得太近,以免被人划分了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