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望江楼午宴(第 1/2 页)
姚瑾策此画的视角是望江楼的门口,正好能看到望江楼的牌匾,以及大堂与二楼正对着大门的部分,姚瑾策所绘正是他方才进门时所见。因只用了水墨,所以姚瑾策所画的人物以传神为主,容貌上或许只有三四分相似,但神态举止却犹如复制一遍,所以姚媚儿才能一眼就认出她颇为熟悉的胡掌柜和六五。
这样一副画,若是此时挂出去,恐怕会引起骚动。绝对会让所有食客都惊叹不已,尤其是大堂里那些成了画中人的——毕竟姚瑾策走进来时并未多做停顿是有目共睹的,作画又是临时起意,居然能画成这样,简直就是神人!仅是这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就足以让人膜拜的,何况姚瑾策的作画技艺竟是十分高超,虽然只是水墨之作,偏偏神形兼备,更因是水墨画的缘故,整幅画粗意境悠远,细看无一处不精致,这种作画风格,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姚媚儿站在一旁,看着姚瑾策一笔一画作出了整幅图,此时她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此画一出,关于姚瑾策的诸多传言中将会加上一个“丹青妙手”的形容,而望江楼作为这幅画的建筑主体,也会随着这幅画越走越远——不过这远远不够,这幅画的名字,必须缀上“望江楼”三字,才能让望江楼随着这幅画的画名远扬而同时被传扬出去。
姚媚儿脑子里一直围着望江楼转,胡掌柜更是个会来事儿的,姚瑾策作画的空当,他便亲自去将住在附近的一位精通装裱的老师傅请了过来,等姚瑾策将画作收尾,被姚媚儿央着盖上自己的私印,胡掌柜正带着装裱师傅在二楼的走廊上坐等画作完结。
于是姚媚儿才刚出声喊人,杉木便代胡掌柜道:“王爷、郡主,望江楼掌柜请了一位装裱师傅过来,可要请他进来?”
姚媚儿抚掌而笑:“胡掌柜忒会办事!”随即扬声道,“请进来罢!”
在姚瑾策作画的时候,外边的餐桌已经收拾干净,姚瑾策听到装裱师傅要进来,便将晾干的画拿到外边的桌子上,又示意姚媚儿到屏风后的小书房去。
——虽说是老装裱师,亦是男女有别,姚媚儿如今贵为郡主,自然不能随意让旁的男人看了去。当然,姚瑾策是不在乎这些虚礼的,他只是单纯的不希望太多人认得姚媚儿的模样,以免将来他有什么不测,太多人认得姚媚儿,使她脱身不易——虽然姚瑾策对自己和秦王还是很有信心的,但事关姚媚儿,姚瑾策向来都是谨慎再谨慎。
姚媚儿才在书桌前坐好,包厢的门便被开了,一个胡子花白、看着六十出头的装裱老师傅跟在胡掌柜后边走了进来,跟着胡掌柜一齐向姚瑾策行了个礼:“见过王爷。”
姚瑾策摆了摆手:“不必多礼,画在桌上,老师傅请自便罢。”说完这句,便走到里间来陪姚媚儿。
那老师傅年轻的时候是新京首屈一指的装裱师傅,从前在新京最富盛名的书画楼做事,也是阅字画无数后练出一副好眼颇通字画鉴赏力的人,前几年因年事已高回家养老,已经不怎么接活了,今日若不是胡掌柜与他有点交情,又极力说这次的画作一定非常出色,恐怕也请不到这位老师傅。不过先前这老师傅在外边已经知道作画之人乃是当朝权贵,直呼上当,奈何胡掌柜再三央求,老师傅这才没有拂袖而去。
姚瑾策进了里间,胡掌柜替老师傅拿着一般工具,走到桌前,待看清楚桌上的画作,老师傅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连连称赞:“好画,好画!”
胡掌柜听到老师傅的赞叹,眼睛便往画上看去,胡掌柜是个粗人,乍一看只这画画的竟是望江楼,立即觉得姚王实在是太够意思了,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居然成了画中人,再一看,岂止是自己,方才姚王进来时的惊鸿一瞥居然全成了画中景,实在令人诧异。胡掌柜对于画作的鉴赏也仅限于画面内容,此时看到姚瑾策居然将方才所见一点不落的画在纸上,连连称奇,惊叹不已:“王爷实在太厉害了,方才浅浅一撇居然全部记在脑中,画在纸上犹如情景再现,厉害,实在是厉害!难怪……”媚儿觉得过目不忘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原来她这位师父这样厉害!
老师傅原本赞叹的是姚瑾策的构图与画风,此时听到胡掌柜的话,他脸上的赞叹之意更盛:“竟还有这样的事?”老师傅转过身去,朝着屏风认认真真做了一揖:“王爷大才,今日老朽能为王爷的画装裱,实乃老朽之幸!”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