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望江楼午宴(第 2/2 页)
姚瑾策正在看姚媚儿练字,听到老师傅的话,他随意应了声:“老师傅过誉了,有劳老师傅了。”
“不敢,不敢。”老师傅一听姚瑾策这样的当朝新贵对他一个装裱师傅居然还如此客气,心里愈发高兴,也不多再多说,立即取出工具开始装裱。通常这种季节装裱一幅字画需要好几天的功夫才能完工,但这位老师傅有独家秘法,可以只用一个多时辰就将一副字画装裱完毕,且保存时间不比那些几日才装裱好的茶,所以尽管这位老师父已经在家颐养天年,一旦接活收费极高,还是会经常遇到一些达官贵人在高价的基础上再加价请他出山装裱字画。当然,这也是胡掌柜千方百计请他出来的原因。
——打铁需趁热,今日作的画,过几日在挂出去,就显得与望江楼的酒菜没什么大关系似的,岂不可惜?何况这画也只有今日这些画中人看了,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啊!否则岂不是辜负了姚王殿下这份心思?
老师傅虽然年纪大了,但手上的动作却丝毫不含糊。毕竟是饭点,胡掌柜只陪了一会儿便出去了,被姚媚儿支去用膳的问菊进了包厢,见姚媚儿正在伏案练字,姚瑾策则在书架上找了本书看了起来,问菊传了糕点和茶水摆好后,便出来给装裱的老师傅打下手。
一时间,包厢内竟无人说话。
等到老师傅装裱完毕,细细欣赏了会儿,已经过去一个半时辰。这个时候的望江楼应当是没有什么客人的,但是胡掌柜前面出去之后在与六五说话时“十分无意”的高声透露了姚瑾策作画的内容,这下楼下大堂里的客人谁都不肯走了。
——听说自己被姚王殿下画到了画里,哪个不想看一看自己被画成什么模样?到时候回去跟亲朋好友一说,那也是倍有面子,又听说这画会送给望江楼挂在群英荟萃墙上,那更是了不得了,下次领着熟人来望江楼用膳,岂不是美翻了?
包厢里的客人大多非富即贵,对于不能出现在姚王的画作上自然没什么遗憾,但听说这姚王居然将匆匆看过的人物与静物一五一十的搬到画作之上,不免也有些好奇,反正还在年节里,此时能跑到望江楼来用膳的,自然也不是忙得不可开交之人,干脆和大堂里的食客一样,又叫了糕点、茶水,赖着不走,坐等欣赏装裱好的画作了。
胡掌柜自然是高兴地。反正不是饭点,位置被占了又如何?何况望江楼的价格在新京也不算便宜,能来这里吃这开年第一餐的,即便坐在大堂里,也是家里颇有几个闲钱的,就算是饭后点的点心茶水,也不是拣最便宜的来,与往日相比,倒又是一笔收入。
——何况姚王赠画这样的好事,自然是观众越多越好,而今日这些观众大多是画中人,回去定会可劲的一传十十传百,一想到这里,胡掌柜笑得满脸褶皱,像是一个胖嘟嘟的包子,心中不住的感叹姚王殿下实在厉害,居然能想到画这样一副画,而仅是一副画,最后引起的话题与关注度,说不定不会比当初的引才宴逊色!
胡掌柜这时才觉得这姚王与姚媚儿真正是一路子人,都跟人精似的,看似随意的手笔,都是常人想破头也想不到的——不过今日的画,即便有人能想到皮毛,也实在做不到啊。
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中,装裱师傅手捧一卷画走了出来,老师傅的神情很郑重,仿佛捧着的是什么稀世珍宝。众人看到一个英姿神武的年轻人跟在老师傅身后,有眼尖的人认出这正是姚王身边的侍卫,因为方才找胡掌柜要笔墨纸砚的正是此人。
胡掌柜见两人出来,早一溜小跑到了群英荟萃墙前等着。
杉木看着装裱老师傅将手中的画小心翼翼的递给胡掌柜后,高声道:“王爷作了一副《望江楼午宴图》,赠与望江楼,若掌柜的觉着王爷的画作能上这面墙,便挂上去,若是不能,便送与掌柜的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