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经典(第 2/4 页)
然而,作者卧牛真人并没有把自己给绕进去,在剧情中明明白白地指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
是的,人人平等的自由社会未必是效率最高的,未必是最强大的,未必能战胜敌人,未必能让文明延续得更久,总而言之,在这个适者生存的宇宙中,我们这样的文明社会,未必是最“适”的。
但这又如何呢?我们人类,我们的文明,难道仅仅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蟑螂比人类更能适应环境,但我们就要进化成蟑螂吗?
我们有理想,有追求,也有放弃,有牺牲,我们很多时候会在明知结果的情况下,做出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从争胜的角度看,或许我们是失败的,但这不恰恰是我们的美好之处,不正是代表着文明之光吗?
这也许能算是我们人类的缺点,也许代表着我们的不完美,但这个不完美,不恰恰是我们为之自豪的东西吗?这才代表着我们的人性!
记得在作品初期,主角还没真正成为修真者时,在列车上偶遇一位大人物,那是位修真者,也是位炼器大师,他不缺钱更不缺地位,但他却依然和众多的普通人混在一起坐廉价车,而没有选择特殊待遇。
面对主角的疑问,他的答复很简单——如果像他那样的修真者都去了豪华车,遇到危险时,谁来保护普通人呢?
简单的答复,却又是那么的震撼人心。印象中,这本小说连载也快有两年了,我已经不记得那位炼器师的名字,但这段对话却始终萦绕在心中,因为这正是我们的人性,我们的文明中最美好的东西。
在近几年,黑暗森林的理论在科幻界大行其道,也随之蔓延到了网文界。想象着那黑暗冰冷的宇宙,我们也确实会感到无奈,感到恐惧,感到内心深处的寒冷,但还好还有《修真四万年》,正如它简介中说的那样——
“倘若这宇宙,真是一片残酷血腥的黑暗森林,我们修真者,也会燃烧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微弱的火花!”
“哪怕这火花再微弱,再短暂,再渺小,可是只要我们源源不断,前赴后继,终有一日,火花会点燃杂草,杂草会燎到灌木,灌木会蔓延大树!”
“最终,小小的火花,会在这片黑暗森林中,掀起燎原天火,照亮整个世界!”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不同的读者阅读这部小说会有不同的感悟,而这团黑暗中的火花,就是《修真四万年》带给我的最深的感受。
除此之外,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书中修真者们对待传承的态度。面对前辈们的遗泽,面对失传的秘笈绝学,面对上古文明遗迹,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我们看到,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有些是不屑一顾,认为过时的东西就是垃圾,但更多的则是奉为至宝,对上古传承舍生忘死地争抢,到手后恨不得背熟后就烧掉,防止被第二个人看到,修炼时则小心翼翼,就怕弄错一个字……
而在《修真四万年》中,修真者们也在努力地发掘上古文明遗迹,不同的是,他们发现遗迹后会公开,集众人之力一起探索,一起研究,而对于上古传承,他们尊重前人的智慧与成就,但并不盲从,他们会研究、吃透、改良,最终完成对前人的超越,一代更比一代强。
或许上古文明非常发达,或许远方的敌人非常强大,但我们有自信,只要给我们一定的时间,我们一定能更发达,更强大。
这种披荆斩棘的进取精神,也同样代表着我们为之自豪的文明之光。也许我们人类很弱小很落后,我们的祖辈只知道用石头和木棒战胜猎物,即便我们现在的科技实力,也许在外星人眼中,也不过是石块和木棒的水准。
但这又如何?只要我们不断钻研,只要我们一代代继续发展,我们终将走向辉煌!
其实,这一点在网络文学领域,也有着很明显的体现。那些早期的作家们,他们很有才华,他们的作品让我们看得如醉如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他们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的前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他们的作品奉为经典,视作不可攀登的巅峰。
我们会带着敬意去研究那些老书,然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与其他众多同样站在肩膀上的同辈作家们交流切磋,亲手打造出一座座更高的高峰,然后,再等待着被后来者再度超越。
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才会诞生出《修真四万年》这样的巅峰之作;也正因为如此,后续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让《修真四万年》这座山峰变得越来越不起眼。
我为我们的人类文明感到自豪!我为我们的网络文学感到自豪!
愿我们的文明一天天走向辉煌,愿我们的作品一部比一部出色!
转:《放开那个女巫》。
很难说究竟是什么让我开始想给这本书写一个书评,也许是它在套路百出的网文界里是一股清流,也许是它有自己的思考,也许是因为我看到奥布莱恩这个名字。
也许是因为我想得有点多,但在我这里,这本书的评价已经由【还算个新奇的故事】变成了【作者有野心的作品】。
换言之,作者有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在开始剧透之前,我们需要提及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那就是《1984》。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