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你跟来做啥(第 3/4 页)
“咱们村好多年都没秀才了。”
“那……去问问老村长?”
“老村长瘸了好些年。”
“瘸了没关系,拄个拐还是可以慢慢走几步的。”
“哎!老村长你慢点!咱们不赶时间!千万别摔着了,瞧你这老身板儿。”
“哎!村长怎么倒下了呢?”(村长一进保长家院子,就被土匪打晕)
便是如此这般。
等巡检公所接到报告,已经不知道多少时间磨叽进去了。就这样,这案子报得来还是迷迷糊糊,根本看不出来是寻常亲戚上门吵架,还是大盗入室行凶。
世风之不古,刁民之无良,每一个一心一意求上进的缉盗使臣,都恨得来牙痒痒地。
偏偏还不好处置这些刁民。
因为日常寻常文牍手续,都要这些小吏来经办。别说是巡检快手,就是新任的府尹和通判到了,也得给这些小吏面子。
就好像军校出来的上尉,到了部队里,哪敢跟军士长扯淡啊。少校都不一定好意思跟军士长怄气的。
这些小吏,平时最喜欢恶意教村民们学坏。
为什么呢?这样才能凸显小吏阶级的存在感,以及借此机会获取各自的蝇头小利。
倘若百姓们都如周公旦或者王安石设想的那么懂事,小吏们没了上下其手的余地,自然就会被长官们一脚踩死。
现如今没几个当官的敢过分欺压小吏阶级,这全都是上千年来本阶级努力搞怪,积攒下来的软实力啊!
倘若小吏阶级不这么搞怪,良民们一个个都忠君爱国,不说是见义勇为吧,仅仅只需要见贼即报,那小吏们的价值就大大削弱了。到时候工作中稍有些许失误,长官的大耳刮子立即就打下来了。
把水搅浑之后,哪个长官还敢轻易折辱小吏。别说小错,就算有了大错,长官们还是得动脑筋、编说法,替我们小吏阶级多多担待着。
污吏们:我们才是国家真正的脊梁!
武松当然深明个中大义。
就算以前不明白,认识了宋公明哥哥之后,不明白的也明白了。
所以他并不担心在这谢家店里杀人之后,会立即引来巡检们的追捕。那些家伙,没那么快!
但也不能在此地无限制地一直拖着。
“喂!你,你,还有你,都跟我走。我们得换个地方。然后才好坐下来慢慢说话。”
事情发生这样的演变,武松其实是蛮高兴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