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口中秉正邪两赋所生的许由、陶潜、阮籍(第 2/4 页)
顾恺之还有痴情的一面,他喜欢邻家女孩,小家碧玉,不光长相清秀可人,品德也好,又不是方便面你想泡就泡,顾恺之追求不到,男女授受不亲,不能无缘无故的见面,痴情难了,就画了姑娘的画像,挂在屋里。要不说女孩不能随便让外人看见呢?住的太近有时候也避免不了被邻居看见,顾恺之日思夜想,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使了点小手段,他画的话传神啊,就用针扎画中女孩的心。邻家妹妹病了,小哥哥又送灵丹妙药前来探望,回家把画上的针拔下来,妹妹病好了也爱上哥哥了。
再说一个顾恺之“痴”的例子。有一次,顾恺之和当时有名的才子谢瞻一同在朝廷值夜班。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二人无聊,相约在月下对诗,兴趣很高。到了下半夜,谢瞻支持不住了,耍了个滑头,找了人代替自己与顾恺之继续对诗,自己却去睡大觉了。而兴致正浓的顾恺之却丝毫没有发觉,一直对诗到天亮,他才知道受了谢瞻的骗。顾恺之是真痴,是有病,还是专心致志,大家可以自己评论。
人在生命中应该有一份“痴”,很多人的成功都来源于痴,来源于这份执着。没有痴,没有执着,就少了经典,包括《红楼梦》,作者不“痴”就没有这么伟大的作品。
秉正邪两赋所生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
【文本: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黄幡绰chuo、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之流。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这个“易地则同之人”,就是指正气、邪气相互搏击的情况下,所生的一类人,这类人身上既有正气,又有邪气,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机遇不同,但这些人的秉性是相同的,就是秉正邪两赋。
贾雨村又举了一大堆秉正邪两赋所生之人的例子,我们根据出场顺序逐个介绍。该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了,这三位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潇洒了自己,荒废了国政。历代正史、野史,文人墨客关于他仨的故事太多,为了节省时间,我只从女人与国政的角度,简单介绍。
8、陈后主
陈叔宝,宠爱张丽华。史料记载张丽华能歌善舞,声音甜,身材棒。目似秋水,脸若朝霞,肤如白雪,不像现在有些女孩儿,脸化的雪白脖子以下很黑,她颜值高、皮肤好。当然了,想在陈后主的皇宫里混的下去,这些都是基本要求。
张丽华有什么绝招吗?有,秀发七尺,黑亮如漆,光可鉴人。说大丈夫是七尺男儿,人家光头发都七尺长,晚上能当被子盖。南北朝时期的七尺相当于一米七,陈叔宝的眼球先被头发吸引住了。另外,张丽华还很聪明,能言善辩,记忆特别好。陈叔宝天天用张丽华的头发当被子盖,早上起不来,谁把他弄醒了,他就生起床气。
百官奏章就被太监送入后宫,张丽华帮他处理,开始干预外政。有犯法的,只要找张丽华协调,就没事儿了。王公大臣,只要张丽华一句话,就能让你升让你降,让你死,让你生不如死。因此江东陈朝末年,文武百官不怕陈叔宝,只怕张丽华。
隋文帝杨坚,派儿子杨广总领扬州防务,宰相高熲亲自督军,韩擒虎、贺若弼为先锋大将,兵临城下,生死存亡的时候,陈叔宝还把张丽华抱在腿上,请张丽华决策军国大事。
还没决策完呢,贺若弼打进来了,把皇宫围了个水泄不通,张丽华逃出景阳殿,见走投无路,就往井里跳。陈叔宝也要跳,被大臣和太监挡在井口,争了很长时间,才跳进井里。
刚跳进去,隋军士兵就冲进来了,看院里这么些人都围在井口,把人一抓,就往井里看,黑乎乎的看不清,隋朝将领对着井口大声喊叫,无人应答。士兵要往井里扔石头,出了个成语,叫“落井下石”,陈叔宝下坏了,才在井里回答,士兵放下绳索往上拉人,觉得非常重,以为陈后主是个大胖子。等到把人拉上来,好家伙,一根绳子,“串”着陈叔宝、张丽华以及孔贵妃三个人。
打扫战场的时候,晋王杨广早就听说过把陈叔宝迷的神魂颠倒的张丽华,想见。宰相高熲就拿武王伐纣后立斩苏妲己来举例子,没等杨广见到七尺秀发,就把张丽华杀掉了。
9、唐明皇
李隆基前半生对得起这个“明”字呢,他拨乱反正,勤于国事,任贤用能,励精图治,开启大唐开元盛世。后半生不行了,昏了,谈恋爱谈到国家崩溃,要不是前半生积攒了一些国力,又“夺情”启用在家守孝的郭子仪,唐朝就断送在李隆基手里了。
跟李隆基谈恋爱的是他儿媳妇,杨玉环,我很喜欢白乐天的诗,引用一段: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李隆基跟陈后主一个毛病,第二天起不来。如果李隆基不是皇帝,领着儿媳妇去泡泡温泉、看看牡丹,最多被焦大骂几句:“爬灰的爬灰”!可惜他是一个皇帝,他能下令修建从岭南到长安几千里的快递专用通道,他能用八百里加急的军马给杨玉环“点外卖”,“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千金难买美人一笑,比起唐明皇来,贾宝玉让晴雯撕几把扇子能算什么呀!也许,唐明皇该说了,比着传说中的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调动天下兵马,我就给女朋友买个水果,算什么呀!也许,周幽王该说了,我可没拿江山社稷开过玩笑,那都是谣言,比着商纣王为了妲己把亲叔叔的心都挖出来了,我算什么呀!人的劣根性里有一条,就是爱跟更差劲的比,来追求自我满足。
李隆基爱屋及乌,杨玉环兄弟姐妹鸡犬升天。安史之乱,李隆基带着杨家兄妹逃出长安,实在跑不动了,在马嵬坡休息,禁卫军发动兵变。官兵一致要求处死奸臣杨国忠和祸水杨玉环。杨国忠被哗变的特种兵乱刀砍死,杨玉环在佛堂的梨树下用一条白绫归天。
10、宋徽宗
咱们在第十集里就提到过他,他负有北宋灭亡的历史责任。但是我们要注意,他在皇室里排名靠后,本来是轮不到他当皇帝,小时候也没有被当成接班人来培养,就是声色犬马,吃喝玩乐的浪荡皇子,只要不跟太子惹事,安心当个风流王爷就可以了。正常接班的是他哥哥。他哥哥死的更早,当时连儿子也没有。宋徽宗爱踢足球,那时候叫“蹴鞠”,正踢球呢,宫里的太监告诉他,他要当皇帝了,就这样当了皇帝。
赵佶长的帅,书法好,画画美,热爱体育事业,完全是艺术家的状态。当了皇帝,禀性难移,白天硬着头皮处理国政,晚上不开心。尽管后宫粉黛三千,佳丽如云,赵佶认为她们都知道自己的皇帝,“嗨”不起来,不如那些不知到客人身份的妓女风流直接。
回想起来,还是当王爷的日子舒服啊!凡是京城中有名的青楼妓馆,他想去谁家就去谁家,还能将歌姬舞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现在当皇帝太不自由了。
不久,从王府带进皇宫的宠妃又死了,赵佶更烦,吃不想睡不稳。有奸臣给赵佶推荐了良家妇女刘氏,说刘氏美貌不亚于王昭君。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商人卖酒的,出身卑贱,但长得美艳风流,也不像后宫里那些宗法礼教约束下的稳重女子。
宋徽宗一见,美若天仙,魂不守舍,相处之后便形影不离。刘氏擅长化妆打扮,她的衣服、首饰、发型,新颖别致,不但徽宗喜欢,出席宴会的时候总是聚光灯的焦点,京城内外爱美的女子也竞相模仿,如同现在引领潮流的摩登女郎。巴结刘氏的王公大臣比比皆是,然而,红颜易老,宋徽宗也想换换口味。
好长时间没出宫,京城里又来了哪些名妓都不知道了,皇位也坐稳了,出去转转应该没事!带着几名心腹微服出宫,赵佶后悔啊,早些天怎么没出来呢!?李师师已经名冠汴梁城,作为圈里的老大,他现在才知道,成何体统。无奈李师师已经出了名,把她带进皇宫,贻笑天下。赵佶就设立行幸局,专门负责微服出宫的事,天天往外跑。
行幸局的官员帮宋徽宗撒谎,如当天不上朝,就说皇帝有“排档”,不是现在路边的“大排档”,当时宫中宴会也叫“排挡”,如果第二天还不上朝,行幸局的官员就传圣旨,说皇帝长疮了,皇帝感冒了,反正各种身体不舒服。
后来,金兵大军压境,赵佶干脆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破开封城,徽宗、钦宗皇帝爷俩一起被抓到草原上去了。
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三位皇帝,并非凶残暴虐之人,都因儿女私情误国误民,而被作者列入了正邪两赋的名单。
11、刘庭芝
刘希夷,字庭芝,生活在唐太宗晚年,是大帅哥,善谈笑,懂音乐,爱喝酒,落魄而不拘小节,一幅风流名士的作派。他生活洒脱,常常骑驴漫游,玩高兴了,就会便随性赋诗,落笔婉约凄美。最为后人传诵的,是那首《代悲白头翁》。
我把全诗读一遍: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故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