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零四章 中西医结合(第 2/2 页)

    两种医疗各有利弊,可是回忆后世的中医师的某些方法,杨元钊提出了一个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仪器进行初步的检测,判断出大致的病情,再结合中医的一些理论和检查方法确定,最终,西药缓解症状,中药治疗根本,去两者之长,效果好,医疗的效率提升了很多。

    一些懂得一部分西医的器械和深厚中医理论的,两者几何,可以越过十几年积累的阶段,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相对于西医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中医的一些五行表里和脉络方面的理论,还没有确切的医学理念作为依托,却可以真正的依靠一体化治病,在一些西医非常困难的病症之中,有异常出色的效果。

    西北医学,就这样的,在一穷二白之中,艰难起步,在杨元钊的全力支持之下,走出了一条新路,加上抗生素和各种新型的研究器材的发现,哪怕是中西医结合,也成为了世界医学的一个重要的流派,一个没有多少理论支持,却可以真真正正的解决实际病症的流派。

    刚开始,中医的医疗,只是局限于西北,为了解决西北人民的病痛而服务 ,但是慢慢的,伴随着影响力的扩张,西北毕竟不是之前闭关锁国的清朝,世界工厂这个名字可不是开玩笑的,西北的工业产品,吸引了整个世界的采购者,而庞大的人员流动,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医疗,西北医院的效果,就从中西医结合产生效果之后,就开始的广为流传了,虽然不是每一个病都得良好的治疗,可是少数独特的病症,或者是西医效果并不好的慢性病,却可以通过中药获得缓解和治疗,这下子西北医疗,顿时享誉世界。

    想有什么不能有病,想没什么不能没钱,整个世界,庞大的人口基数之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得到了疑难杂症的,一些对于西医来说,可以判死刑的病症的,在中医的理论之下,居然有解决的可能,最起码能够缓解,在生命只有一次,人人都会惜命的前提之下,源源不断的外国人,不远万里,前来中国求医,不但给西北带来了庞大的消费,也宣扬了名声。

    在这个西医的体系还不完善,只是游兵散勇一样的零散发展的时代,不少小城镇和乡村的医生还停留在巫医的程度,中医最起码每一个村庄的大夫,都会一些治疗普通的日常疾病的经方,这些经方或许治不了大病,可作为乡村医生,远比西方的那些巫医靠谱。

    中医在这个时间之下,进入到了世界的视野,历史悠久,实例众多,效果出众,唯一的一点不足就是,需要用熬制,有些太麻烦了。

    谁会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那些前往西北治病外国人,可不会有什么不习惯,万里都跑了,一些些不习惯,忍者就是了。

    一个个例子证明,中医真的不错,中医也开始凌驾于西医之上,特别是西北开发出来的医疗器械,那些本来属于西医理念的医疗器械,成为了中医的成果,甚至依托着中西医的研究,也开发出了一系列特色的中医器械,这是意外之喜。

    中医比后世更加的出名,顺带的,一些中成药,也被杨元钊提出,在杨元钊所在的那个时代,中医被成为巫医,重要被成为草汤子,哪怕的中药和中成药是真的有效果,可在有心人和药品巨头推波助澜的宣传,西方民众的误解之下,中成药的影响力,也就是在国门之内,最多是东亚,东南亚,这些中华文明传统的影响范围之中。

    而今天,在悄无声息之中,在世界上大部分药品巨头还没有起航的时候,中医拥有了远比后世更深远,更正面的影响力,这时候不顺势推出中成药,简直对不起杨元钊的商业头脑。

    从清热感冒颗粒到六味地黄丸,这些后世经过市场检验,一直都卖得很好的中成药,在众多优秀中医师的帮助下,配方研究完成,并且进入到了生产状态,按照现代化药品生产出来的中成药,跟西药一个的方法口服或者注射,一下子解决了药品,中医师和不习惯等诸多毛病,立刻风靡了欧洲和北美,虽然利润上面,没有磺胺和青霉素那么吓人,可是总体来说也算不错,借助着中成药,西北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财源。

    财源不财源的,杨元钊更看重的还是中医的名声,黄种人要想崛起,不但要让世界秩序听从中国的命令,对于医疗,文化,卫生这样世界性的东西,必须要拿出自己的独到之处,西北在这个方面上,刚刚起步(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不是吧君子也防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我在现代留过学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