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流亡办学,北平(第 3/4 页)
小路顺着声音一看,却是刘相声。
小路道:“原来是你,最近好吗?”他的穿着比在沈阳的时候好了很多,洋布长衫,皮鞋,手上的扇子也不错。
刘相声:“还行,这么快就见面了。走走走,我请恩公你吃饭。”
小路道:“千万不要恩公恩公的。叫我小路,路同学,路兄弟都行。就叫路兄弟,显着亲。”
刘相声带着小路进了一家小饭铺,要了两份炒饼,两碗炒肝,一碟花生米,二两白酒。
小路道:“刘大哥,你看起来不错,比在沈阳好多了。”
刘相声:“还行,总比什么都不敢说强。”
小路道:“你现在世在天桥撂地,还是在茶楼里。”
刘相声:“开始的时候在天桥撂地,这几天刚刚进了茶楼。路兄弟,你让我说抗日相声的事,我琢磨了几段,说给你听听?”
小路道:“好啊。咱们快吃,完了去茶楼。说不定还能找人帮你写相声。”
刘相声:“找谁?我可请不起。”
小路道:“别担心,说不定他们还能免费教你识字,写相声。对了,过一段你去西安,跟学生们一起走。”
刘相声:“行。我听你的。这北平也不太平了。鬼子驻地就在北平城外,不要多久,北平就又是一个奉天。”
刘相声遇到了小路,心情很好,相声说得格外出彩。几段骂日本人的相声,虽然不如老段子质量高,听众却是个个叫好。有不少人事专门来这里听他抗日段子的。茶楼老板态度全变,对他十分客气,不再责怪他骂日本人惹祸了。
晚上,小路听完了相声,把刘相声带回了东大学生们租住的房子。大家听说他也是东北出来的,还同情抗日,自然欢迎,听了小路的打算,当下有几个中文系的自告奋勇,帮助他创作相声。
后来,小路去西安,刘相声跟着去了西安,小路回东北,根据地建成后,他结束了在延安的学习,从延安去了东北。
刘相声虽然没有什么大才华,却在曲艺方面做了很好的贡献,他团结了很多艺人,写了很多评书。每有大战,只要需要宣传的,他就和宣传部的人一起,写成评书,再传播出去。
次日,小路又去了北大等大学校园。他每到一个城市,都喜欢到这个城市里的大学去看一看,这一次也不例外。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