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流亡办学,北平(第 2/4 页)
1933年2月5日夜,从故宫到前门火车站全线戒严,一大批板车停在了神武门广场上,“国宝长征”就此开始,故宫首批2118箱文物被装上了车。
此后3个多月的时间里,又有4批文物先后运抵上海。
文物在上海法租界一座天主殿堂里安然度过了3年的时光,之后,南京建立了文物库房,故宫文物又运至南京,并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
南京沦陷之前,国宝再次转移。
这就是故宫博物院里没有国宝的原因。
离开故宫,小路向北走了一段,一个人追了上来,道:“公子,要东西吗?古董要不要?看看也无妨。”此人声音尖利。
小路道:“你有古董?”
小路不懂古董,从这个人手里买了几本宋元善本书。那个人想卖给他瓷器玉器,不想小路只卖了几本破书,很是气馁。
小路怕这个人造假骗自己,离开后迅速赶回来跟踪他,见这个家伙拿了大洋,匆忙地跑进一个大烟馆去了。
听旁边几个人议论,说这家伙自从染上烟瘾,家里的好东西已经变卖了一大半了,照这个样子干下去,不出一年,他的家就算是完了。
这个人的古董是真的。
等他精神焕发地离开大烟馆,无意中又看见了小路,凑了上来,道:“唉吆喂,又见到你了,公子,还要东西吗?”
小路道:“怎么又碰见你了?真倒霉。刚才在你那里买的东西,我觉得是假的。”
那人道:“假的?假的我敢再见你吗?”
小路道:“那也是。”
那人道:“要不到我那里看一看?”
这一次,小路花了一根金条,买了一堆善本书,大多是宋元时代的,也有一些明朝的。
一堆书有十五六斤重,小路把书包做一包,赶回住处,准备整理一下。正走着,只听一个人叫道:“这不是恩公么?”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