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小恩大义(第 2/3 页)
如果说,封常清接连战败是能力不足,那么,他鼓动将士哗变,那就是彻底失去了对皇帝的忠诚!
李隆基再也安奈不住,连夜下旨,以避战通敌、克扣军饷之罪,斩杀高仙芝、封常清!
丁奎说到这里,双目圆睁,厉声喝道:“步云飞,你挑动我安西军与西府兵打斗,鼓动天武军哗变,害得高大人封大人背上了通敌之罪,皇上下旨处死!你步云飞、拔野古对我丁奎有小恩,可高大人、封大人与我丁奎有再造之恩,我丁奎顾不得步云飞的小恩,要为高、封两位大人讨个公道,与步云飞为敌,何错之有!令狐潮,你效忠安禄山,咱们各为其主,我丁奎也不与你理论,你就评一评,我丁某在义气二字上,做的对不对!”
令狐潮淡淡说道:“丁将军舍小恩而取大义,在下无话可说!”
步云飞这才知道,怪得不那丁奎见了他,就是怒火中烧,原来不是因为陕郡的事,而是因为,步云飞在五凤岭下闹事,不仅害了五千天武军,还成了害死高、封二人的间接凶手。
既然是这样,那丁奎的确有理由与步云飞一行势不两立。
却听拔野古闷声喝道:“姓丁的,你他娘的胡说八道,这封常清明明活的好好的!”
“好个屁!”丁奎喝道:“封大人遭此大难,虽然捡了一条命,却是患了失心疯,神志不清,成了一个废人!而高大人,却已然是首身异处,做了无头鬼!”
丁奎出身寒微,原本是陇右军中的一名普通枪手,颇有勇力,别人都是单枪,唯独他双手能使一对长枪,战场上,所向披靡,死在他枪下的敌手,数不胜数。只是,那丁奎处世古板,虽有勇力,却讨不得上司的喜欢,每次上报战功,丁奎的功劳总是被上司窃取,也没人替他说话。所以,丁奎在安西军中效力了七八年,还是个普通枪手。
直到高仙芝担任安西节度使,才把他从行伍之间提拔到身边,给了丁奎一个从八品的前程,让他做了漓刀都里的一名小校。后来,高仙芝卸任,封常清继任安西节度使,破格将丁奎连升六级,品级达到了正六品上,成了唐军中的中级将领,并让他独立率领一个营。
若不是高仙芝、封常清二人的提携,尤其是封常清的提携,丁奎岂能一步登天!
丁奎对高、封二人知恩图报,打仗极其卖命,而且,在安西军中,只认高仙芝、封常清二人,别人一概不认。尤其是对封常清,只要是封常清的吩咐,从不问一个为什么,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安西军中都知道,丁奎是封常清的铁杆心腹。
封常清率天武军东征讨伐安禄山,是朝廷临时点将,当时封常清奉调回京述职,丁奎并未跟随。等到丁奎随安西军来到潼关,这才知道,高仙芝、封常清连斩皆败,已然被削夺所有官职爵位,贬为布衣。
丁奎原本就是封常清的心腹。封常清在潼关,以布衣在军中效命,事实上,封常清在陕郡中了黑云都的埋伏后,就知道,有人要他的命,要是别人,知道这件事,必然会全力防范。可封常清却是斗志全无,整日唉声叹气,浑浑噩噩,却也不敢向外人抱怨,只能是向丁奎这些心腹说说。
所以,丁奎一直都知道,在陕郡的所谓安禄山的游击将军,根本就不是步云飞,而是另有其人冒名顶替,这些人自称“黑云都”,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杀了封常清。
丁奎到了潼关后,始终跟随在封常清左右,以防有人暗害封常清。
那丁奎颇有勇力,有他在封常清身边,一般人要想下手,却也没那么容易。
那天,丁奎逃出军营后,一路进了大山,喘息未定,这才想起封常清,心中大为不安。他知道,原本也没想到监军边令诚会利用此事谗害封常清,但他知道,的确是有人想要封常清的命,若是他一个人逃走,封常清留在潼关,必然是凶多吉少。
所以,天黑之后,丁奎又悄悄折回了潼关,想趁着夜色,把封常清带出潼关,和他一起跑路。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