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君子九思(第 3/4 页)
“魏大人家的姑娘也到了出阁的年纪了吧,可曾许配人家?”高塞看看坐在下首的魏瑛。
荫堂与汪辉祖俱是对视一眼,笑着看着高塞。
魏瑛笑道,“小女眼光太高,至今还待字闺中,王爷如有合适人选,不妨说来听听。”他原本瞄准了咸安宫的肃文,也曾跟荫堂隐诲地提过,可不料,还没等荫堂作媒,却已是传出肃文小定的消息。
况且,这些日子,肃文与七格格的传言魏瑛也是知道的,他倒不信,但自己家的姑娘是断不可与人作二房的。
高塞笑道,“皇上登基以来,只选过一次秀女,不少王爷、贝勒也到了适婚年龄,太后已是催问过多次,这不,皇上着我与户部会商,今年要再行遴选秀女,不知魏大人家的姑娘……”
“桃李年华,十八周岁。”魏瑛却是有些担心,“不知这次遴选秀女,年纪……?”
“魏大人不要多虑,”高塞笑道,“十三至十七岁。”
旗人家的女孩子,从十三岁起,都要到各旗都统处备案,准备遴选,大金一朝,规定甚严,即使封疆大吏、六部尚书家的小姐,也不能私自订婚,违反者轻则遭到申斥,重者革去官职,交刑部议处。
可是,众多旗人家却是不愿自家的姑娘到宫里受罪,一众秀女之中,有几个能得到皇上的宠幸,又有几个能有好的归宿?
当不上嫔妃福晋,只能作为普通宫女,待到二十七、八岁放出宫来,可是到时大好青春已逝,就是再择人婚嫁也是困难。
“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是各朝各代的弊端,却不论朝代更替,相延下来。
“礼亲王,学生听说,这次除了选秀女之外,还要在一众秀女中招收女官?”汪辉祖笑道。
“老夫子的消息就是灵通,”高塞嘴里说着,却看了看郑亲王,“这次满洲八旗,汉军八旗与蒙古八旗中选秀女,皇上却是不挑嫔妃,全是许配给各王公贝勒,除这些福晋外,剩余充任宫女的秀女,再择优进行遴选,选出初通文墨者,充任内务府的女官。”
汪辉祖看看荫堂,这明显是要打破上三旗管理内务府的传统,要不转来转去还是上三旗,还是那四大家族和二十多个小家族,内务府就永远死水一潭。
“王爷,齐勒泰大人来了,就在门外侯着呢。”一个长随躬身在荫堂耳边说道。
荫堂一捋胡须,“齐勒泰来了?快请!”他看看众人,“齐勒泰可是满人中的才子,凭着一手文章在科场上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吟得一手好诗,作得一手好文章哪!”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