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女儿节(第 1/3 页)

    在后世提到女儿节,人们第一时间想起来的便是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中秋又称月夕,起源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中秋节有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的意思。

    当然,说这么多,春秋所说的女儿节却不是后世熟知的中秋节,而是七月初七的乞巧节。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最早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同时,因为牛郎织女那美好的爱情故事,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少女们就会结伴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而前几日在书房里,她二哥杨春明说的女儿节,正是乞巧节的延伸。

    每到节日,县城内外都会很热闹,春秋早就和杨春明约好要当天要一起出门,就连当天她要穿的衣服,都已经准备好,只等当日换上新装,出门游玩。

    七夕节的时候有很多风俗,像什么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等等。

    只不过她娘不在,春秋也没人管,这些儿需要“心灵手巧”的活计杨春明也没有要求,春秋自己乐的自在。

    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

    换上一身飘逸的淡黄色裙装,春秋额间贴着细软,破天荒的用她娘留下来的胭脂水粉打扮了一下。

    头发梳成高高的发髻,系上同色系的发带,腰间别上做工精致的荷包,春秋对着镜子仔细臭美了一阵儿,方才走出院子。

    此时,杨春明和李周二人早就换上了一身便装,手拿折扇,端坐在院子里的凉亭里等着春秋。

    两人端着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排头,让跑出来的春秋看到后不断吐槽两人。

    “二哥,李周哥哥,咱们走吧”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修罗剑神 男神,你人设崩了! 1979黄金时代 混沌天帝诀 我不是文豪 重燃青葱时代 1987我的年代 开错外挂怎么办 巅峰学霸 那年花开1981 华娱从男模开始 讨逆 大医无疆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神州战神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大国军垦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最多阅读 山有木兮 捞尸人 理我一下 好运时间 漂亮朋友 丹霄万里 走狗 顶级诱捕公式 斗爱之冠 银河坠落 艺校男老师 四合院:从签到八极拳开始崛起 覆水满杯 蜜桃甜 黄烟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富贵小丫鬟 忤逆本能 天界仙奴 我和六个Alpha匹配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