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缓称王(第 2/4 页)
项籍沉思,转头又看萧何,询问道:“萧主吏觉得呢?”
他这动作不仅没让虞周不快,反而真心高兴,史书常言霸王不能信人,所任不是诸项就是妻弟,去你的吧!看看羽哥,这不是挺懂征求意见么。
萧何捻着胡须晃了会儿脑袋,笑得长脸更长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言大善!
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朽烂,项少君天纵异才,也不该独自承担风雨,就依此计行事。
不过萧某还有一言,不吐不快。”
“讲。”
“若是梳理典律、安百姓稳城池,老夫当仁不让,可要说起谋算天下,萧某自认没那本事,所以我觉得……咱们是不是把范老请来?”
项籍皱眉:“师父的病情刚稳一些,不好打扰,反正现在只有一城,过些时日再说吧,何况还有子期。”
萧何四处看了看,再想想入城的这群人,有个最大的共同点,全都年轻的可怕啊!
这东西无关信不信任,纯粹少年人血气旺盛,太容易干出一时冲动的事情,在他看来,就像阴阳两合一样,必须配上几个人老成精的家伙才更有底,自己一人孤掌难鸣啊。
这一提醒,虞周也是刚想起,不对啊,项梁呢?范增呢?几个最热心造反的老家伙怎么都没露面?
“项叔父何在?”
“哦,还在监制战船,说是要等我们过江之用。”
“渔船都能过江,非要战船做什么,再说最适合运兵的沙船早就成了,此事有蹊跷啊。”
“我也不知,许是他的爱好吧。”
……
……
郡守府衙很大,赵善走在其中有些发飘,王宫的记忆再远也不至于忘记,相比而言,现在的落脚处不算什么,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有太多信息充斥脑袋。
这群人比自己想像的强大,也更聪明,总是四处奔波,她也见过不少六国故旧,除了躲进深山衣食无着的,大部分人已经折断了心中兵刃,混吃等死不知所谓。
或者迫于秦人威势不愿流血,或者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即便还有雄心不减的,也是疲于奔命难保自身。
哪像现在遇到的这伙人,有谋略有勇武有分工,一件天大的事情,到了他们嘴里有条不紊的就像射箭,造箭的、鞣弦儿的、开弓的、指定目标的,然后“嗖”的一声就能完成。
他们到底藏的多深,还有多少没露出来的底细?
想不通,只是听到的就有一座水寨一个船宫,似乎还有别的藏身之处?
最主要的是,他们好像从不缺人,算计整个天下的谋士都是说请就请,
从那位萧主吏的处事和手段来看,她不认为这是虚张声势。
还有身边这个家伙,一直在说他的项大哥如何力扛千斤闸,是啊,不缺文不缺武,看来大楚复立指日可待,那么,大赵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