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干旱的妙用(第 4/4 页)
从柳树屯只要翻过一个山头,就能直接到达房陵城。不用再绕道去上庸县城,再转到房陵城去,现在这一块先处理出来,慢慢的开一条路出来,交通也能便利了。
不是有句话叫做“要致富,先修路”么!
余淼淼现在就打着这个盘算,既然柳树屯是大本营,她自然要好好经营一番。
赵蛮也派人去竹溪县通知了肖远图一番,将余淼淼的计划和嘱咐皆尽告知。
肖家趁着连氏颓然而上位,到底根基不稳,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赵蛮这是要给肖家一个机会,送给他一个功劳,稳固他的地位。肖家依附于他,肖家只有站稳了,才能更好的为他办事。
同样的,这样一来,赵蛮在竹山县的山中早就开始破除瘴气用来建造练兵场所,也就不用偷偷摸摸,也不那么显眼了。
果不其然,肖远图得了赵蛮的嘱咐,对这件事十分的上心,已经组织了人手操办起来。
以前也有不少外来房陵的官员,惊讶于房陵的树木之茂、木料之好,想要打山林树木的主意,但是,都因为瘴气而受阻了,而现在肖远图的顾虑就小多了,至少不像以前一样害怕瘴气导致疟疾感染。
他不求像王朗一样能够将自己的折子送到御前,得到赏赐,但是在竹溪县这一亩三分地上赢的百姓拥戴,站稳脚跟,还是可行的。
要是此计真的可行,日后房陵靠着占据了总土地十之八九的山林,不说山中的木料就可以取代秦州,成为大宋之首,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而且还有数不尽的药材奇珍,也能带来十分可观的财富,房陵的百姓也不用再像现在这样,明明守着一片山林宝藏,却因为瘴气而不敢进去,只能靠着这么一丁点土地,过得惨巴巴的了。
就算是不能成,损失也不会太大,至少不会像以前那些官员组织人手进山,造成疟疾大爆发,无非就是投入些许人力和财力。
且不说肖远图在竹溪县展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
上庸县这边,王朗也得了肖远图透过来的消息。王朗出身好,虽然王家面上说了不再管他,可在他身边,还是安排了好几个幕僚,王朗跟他们一商量,他也组织人手办起来了。
至于上河县一直是李家的大本营,酒业是李家的主要产业之一,李家的皇酒取用的是马栏河水,这马栏河发源地的几座山,早就被李家给买下来了,他们虽然不曾进过山,但是所有权却是李家的。
****举现在在李家权利渐大,见其他几县热火朝天,他找人打听之后,也吩咐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