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他们的不同(第 2/4 页)
房陵在余淼淼眼中再好,在钟维眼底,这可是流放重犯的地方,而且县丞朱侑明基本上将他这个知县给架空了,他又没有王朗的硬气和傻气,直接跟人对着飚。
只是他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去见赵蛮,今天恰好碰到了余淼淼,就动了心思,哪知道,余淼淼根本当他不存在。
出了门,钟维的面上就有些难看,看了眼紧闭的房门,心下有些愤愤,他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余淼淼可是乱贼之妻,虽然赵蛮还姓赵,可贬为庶人了,居然给他脸色看。
余淼淼现在也不会将钟维这个没什么实权的知县看在眼中,等他出去了,****举才含笑,淡淡的问:“夫人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
余淼淼沉默了一会,才道:“我有些事情想不透,困扰多时了,想请教一下李大郎君,还请大郎君不吝赐教。”
“哦?”****举亲自斟了三杯茶,倒是有些好奇余淼淼想要跟他说什么,赵蛮的妻子居然跑来向他请教,还真是奇哉怪也。
别说他,就是蓝老爷子也有些奇怪了,今天她是特意来的呢,还是临时起意的呢。
****举也没有掩饰眼中的惊讶,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夫人请说,李某知无不言。”
余淼淼叹了一口气,问道:“大郎君,你说是辽人兵强马壮,还是我大宋更甚?”
****举端着茶杯的手一顿,确实没有想到她居然问这个问题,不过还是沉吟了一会,十分认真的回答道:“从唐至五代以来,燕云之地、甘凉河套地区是产马、养马之地,战马大部分都是出自于此,此外仅有陕北五州,气候寒冷、草场宽阔,才能养出好的战马来。
从宋立国以来,先是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后又被西夏李继迁占据甘凉河套,并占据陕北五州的一部分,还有部分为吐蕃人所据,留给大宋的养马之地不多。”
而这个时代判断一国军队强弱与否,不是看其守城能力,而是攻城能力,攻城,骑兵是十分重要的。
余淼淼听赵蛮提及过,对此还是有些了解,听****举说着,点了点头,岂止是养马的地方不多,基本上没有,大宋的战马都是依赖于吐蕃,一直处于缺马状态。
这也是赵蛮不愿意从吐蕃购买羊毛的原因,他更希望吐蕃能够为他们养马。
“太宗朝是大宋实力最强盛的时候,也只有五万骑兵,却能对抗十倍于己的辽国骑兵,不过,与辽人对抗这么多年,折损许多,岐沟关一战更是葬送主力军十之七八,此后宋师便一蹶不振,没有收复燕云之地的实力,只能跟辽人对峙。”
****举说着,放下了茶杯,“你说宋军和辽军孰强孰弱?”
余淼淼不否认他说的有道理,但是不管什么时候,爱国之人总是习惯性的觉得自己的国家强大,找出无数的理由来为其衰落做辩解。
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不管是士大夫,如****举,还是武将,如赵蛮,皆然。
余淼淼心下了然,她无法将宋当成她的国家,站在圈外,反倒是多几分理智,反问道,“那去年秦州驻军不敌非正规兵的吐蕃游牧民,却是为何?大郎君觉得是吐蕃更厉害,还是辽人更厉害?”
****举这次思考的时间久了一些,之后神色有些黯然的看着余淼淼,问:“夫人有话不妨直说。”
辽人强大,吐蕃衰落,这是一贯的认知,对抗辽人严正以待,而去岁吐蕃挑事之初,并未被宋军将士放在心上,这才险些酿成大祸,不过却也暴露了宋军之弱,同样的,也反映出与宋军相持已久的辽军也弱了。
余淼淼可不敢跟****举斗智,尤其在这些军国大事之上,这些是她在心中琢磨了许久的,早就打定了主意找上****举。
见****举神色一暗,便知道他绝对想到了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于是,道:“辽国亦衰弱,内部腐朽这是事实,现在辽国北部的女真崛起,不知道大郎君有没有听说过,女真部灭辽也是迟早的事情……你说他们能不能长驱直入,攻入宋境,甚至直入汴京?女真兵马强于辽人许多,又是建国之初,能够团结一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