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史为镜知兴替(第 2/3 页)

    这一下,无异火上浇油,激化整个满族的不满,整治甚至惩处内务府的呼声日益高涨。

    举报内务府的材料很快堆到溥仪的案头,有人披露:“内务府人多不知书,却视中饱私囊如日常,寻私舞弊为特许之命。横言无忌,自得洋洋。”更有人揭露内务府之人经常叫嚣:“皇上家叫我们赚钱,就为的养活我们!”

    而实际上,内务府的人远比弹劾的人说得更严重。他们不知收敛,反而一味敛财。清朝灭亡,内务府少了许多内外勾结、暗箱操作、中饱私囊的机会,就直接把贪腐的目光只能投向紫禁城里面。

    紫禁城收藏着明清两代帝王聚敛的财富,金银玉器文物古董数不胜数。内务府的人俗,能想到的发财手段就是偷盗和转移财富。什么金器、珍珠、宝石、玛瑙,甚至是古玩字画,有的只换回很少的钱,已经不仅仅是盗取皇室财产,而且涉及破坏、盗窃国家文物了。

    这时候,连社会上的报纸都看不过去,大张讨伐,内务府还不知羞耻地出来辟谣或解释,成为坊间一大谈资。

    而咱们的溥仪皇帝,也屡有图治之心,动过很多心思要整顿内务府,可惜都无功而返。先是从宫外找了一人“空降”为内务府大臣,结果只干了三个月就“回家养病”去了。

    再后来,溥仪遇到了郑孝胥,破格任命这位汉族大臣为总理内务府大臣,并且“掌管印钥”。从此,溥仪和郑孝胥信心满满,一心革除弊端、开源节流。郑孝胥甚至都计划好了,改革后的内务府只要保留四个科即可。

    于是,一上任就来个下马威,把原任堂郎中开除,安排信得过的人接任。可是,从此之后,内务府就像瘫痪了一样,要钱没钱,要东西找不到东西,堆积如山的账本成为一纸又一纸的空文。

    这时,锐意改革的郑孝胥采纳了一个官员的建议,将宫中各处祭祀的大批果品糕点用泥土和木雕的代替,节省资金。却不曾想,宫中这些数以百计的太监就是靠供品“创收”的,郑孝胥一下子断绝供品之咱,就将这些太监全都得罪了。

    如此一来,郑孝胥的“新官两把火”,才刚刚烧出来,就使自己成了整个内务府系统的敌人。没多久,就有人给他寄来了恐吓信:“你正在绝人之路,你要当心脑袋!”

    与此同时,溥仪派去整顿颐和园的“帝师”庄士敦也接到了恐吓信。信上的语言同样杀气腾腾:“你如果敢去上任,路上就有人等着杀你!”

    溥仪也不是吃素的,在他的鼓励下,郑孝胥、庄士敦等人不后退,依然执着地“钉”在内务府。内务府知道遇到了硬茬儿,上下对此二人恨之入骨,决心不择手段扳倒他们。走溥仪皇帝的路线看来是不行了,他们就从外部入手。

    很快,内务府的还击见了真章。

    民国国会里有一批议员提出了议案,要废止皇室优待条件,还要接收紫禁城。理由非常直白,除了直指溥仪参与张勋复辟外,还有非法“赏给汉人郑孝胥紫禁城骑马和援内务府大臣”。

    更加要命的是,指责中还有一条,那就是溥仪在放手让郑孝胥整顿内务府的同时,请人清点紫禁城收藏的字画古玩。可是,不清点还好,一清点宫中的好东西已经是越来越少。铜器玉器、书法藏画、金银珠宝源源不断地流到宫外去,在文物市场上公开叫卖,轰动了中外。

    而这些舆论,也反过来给溥仪、郑孝胥等人很大的压力。民国内阁内务部还颁布了专门针对清宫贩卖古物出口的《古籍、古物及古迹保存法草案》。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那年花开1981 修罗剑神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巅峰学霸 华娱从男模开始 1979黄金时代 大医无疆 混沌天帝诀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大国军垦 讨逆 捞尸人 重回1982小渔村 重燃青葱时代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龙王令 国民法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终极火力
最多阅读 捞尸人 丹霄万里 理我一下 好运时间 斗爱之冠 蜜桃甜 顶级诱捕公式 漂亮朋友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盖世神医 忤逆本能 完美无缺 黑天 白色口哨 薄荷酒 穿书拯救悲惨反派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