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一章 史海钩沉为镜(第 2/3 页)
而此時的叛亂軍正在猛攻梁國,但周亞夫并不想直接救援,他向景帝提出了自己的戰略計劃:“楚軍素來剽悍,戰斗力很強,如果正面決戰,難以取勝。我打算先暫時放棄梁國,從背后斷其糧道,然后伺機再擊潰叛軍。”
漢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于是周亞夫繞道進軍,到達了雒陽。
而此時的梁國被叛軍輪番急攻,與漢景帝是一母同胞的梁王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卻堅守不出,弄得梁王大怒,屢次求援均未果,最后甚至寫信給漢景帝。由漢景帝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可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
一片罵聲之中,周亞夫頂住壓力,派人暗中截斷了叛軍的糧道,還派兵劫去叛軍的糧食。叛軍只好先來攻打周亞夫。但是,幾次挑戰,周亞夫都不出戰。時間一長,周亞夫軍中都有些軍心不穩了。
一天晚上,營中突然發生混亂,嘈雜聲連周亞夫的大帳里都能聽見,但周亞夫還是隱而不發,始終躺在床上不動。不一會兒,混亂自然就平息了。
幾天后,叛軍大舉進攻軍營的東南,聲勢浩大,但周亞夫卻讓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結果在西北遇到叛軍主力的進攻,由于有了準備,所以很快擊退了叛軍。
叛軍因為缺糧,最后只好退卻,周亞夫趁機派精兵追擊,取得勝利。叛軍首領劉濞的人頭也被越國人割下送來。這次叛亂經三個月就很快平定了,戰爭結束后,大家這才紛紛稱贊周亞夫的用兵之道。但梁王卻因為周亞夫沒有及時救援,和他結下了仇。數次在漢景帝面前進讒,要除掉周亞夫。
在這之后,周亞夫的威望達到了頂峰。本來應該功成身退,他卻渾然不覺。直到不久之后,漢景帝任命他為丞相,實際上是解了他的兵權。但周亞夫仍然毫無警醒,事事以要為大漢立功為本,搞得漢景帝很不愉快。
在此之后,有四件事情導致周亞夫每況愈下。
一是漢景帝要廢掉劉榮,劉榮是栗姬所生,所以叫栗太子。但是周亞夫卻反對,認為不應輕言廢立,結果導致漢景帝對他開始疏遠。
二是和他有仇的梁王,每次到京城來,都在太后面前說周亞夫的壞話,對他也很不利。更有甚者,將“細柳練兵”作為反面教材,說周亞夫歷來獨行天下,連皇帝的面子都不給,就更不會給任何人面子了。而且今后是不是想繼續給皇帝面子,那也得看心情而定。
三是皇后的兄長封侯,竇太后想讓漢景帝封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但漢景帝不愿意,說竇太后的侄子在文帝在世的時候也沒有封侯。竇太后說她的哥哥在世時沒有封侯,雖然侄子后來封了侯,但總覺得對不起哥哥,所以勸景帝封王信為侯。景帝有些動心,但推脫說要和大臣商量。
在和周亞夫商量時,周亞夫不但沒有推脫,態度卻很堅決,說漢高祖劉邦說過,不姓劉的不能封王,沒有功勞的不能封侯。如果封王信為侯,就是違背了先祖的誓約。景帝聽了無話可說,這事也就擱下了。可在此之后,周亞夫就當了惡人,引來太后一族的極度憤恨。
四是匈奴將軍封侯之事。有唯許盧等五位匈奴將軍想歸順漢朝,景帝非常高興,想封他們為侯,以鼓勵其它匈奴人也歸順漢朝,但是周亞夫卻明確反對說:“如果把這些背叛國家的人封侯,那以后我們如何處罰那些不守節的大臣呢?”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