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选择(第 3/4 页)
6昀听到这里,想到这十来年的官场经历,不禁摇头苦笑。
他转头看着袁正,声音里满是怀念:“舅兄可还记得在桃山书院求学的时候,我们兄弟二人也曾立下过雄心壮志,定要有一番作为的。”
袁正听了这话,回忆起过往,眼神有些晦暗。
6昀接着说道:“我那时弃了府上的恩荫,科举为官,就是不愿一辈子碌碌无为,想要踏踏实实做点实事的。只是这十来年,为官几任,却要处处受制于人。如今连这能利国利民的好事,做之前都要想一想背后的利益冲突,怕得罪了这方,阻碍了那方,哪里还有当年那种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
袁正经历的起起落落并不比6昀的少,一时也被这话感染了,跟着沉默了下来。
6昀看他这样的反应,知道触动了他的旧事,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就说道:“一时感触,就有些无所顾忌起来,舅兄不必放在心上。”
袁正却道:“宦海浮沉,半点不由己。你也是拿我当了至交,才跟我说这些心里话,我都省得的,你不必这样客气。”
因为这个话题,两人的心情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而也不再继续说别的,一顿饭就安安静静的迅吃完了。
等下人们撤了碗碟,两人就又回了书房,开始谈起了正事。
“整个河——北道的长官,大都是太子的人。我们与太子一系的关系也算亲厚,倒是可以放心。只有三人比较麻烦些。”
6昀甫一坐下来,就率先开口道。
“不错。”袁正对这些官吏的任职情况了如指掌,就点头表示赞同。
6昀接着就把这三人的情况一一说了起来。
“最棘手的就是河——北道的知府杜怀远,他自幼师从岳阁老,又作了岳府的女婿,真是把岳阁老的迂腐和保守学了个十成十。我可是听说过的,当年岳阁老在蜀州外放时,遇到了蝗灾,却严令百姓不许屠杀蝗虫,说是蝗虫通神灵,杀之会有灾祸,不知道这位杜知府会不会也这样照做。”
袁正听到这里,就问6昀道:“他毕竟是一道之长,是你的上级,他若是不许治蝗,你可想好了对策?”
6昀笑了笑,整个人很有自信。
他说道:“我已经想好了,不管那绿肥有没有用,我们今日都先把药方一起附到信中,寄给各个知州,至于是否推行,就要看各个知州的了。等过了两日,若那药果真有效,就再快马加鞭上折子给朝廷,那时候要怎样,可就不是他杜知府说了算了!”
袁正看他已经有了两全的法子,就笑了起来。
6昀就接着往下说。
“平州的罗源和邢州的邓奕,这二人当年都拜了高卓为座师,恐怕一直是四皇子的眼线。我背靠敬国公府,上次玉罗山的事又让高卓吞了苦果,怕是这两个早已将我视为太子党人了,他们恐怕不会听从我的建言,只是这却是我管不了的了。”
6昀对于这种官员结党营私、致使百姓遭殃的行为很是看不惯,却又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袁正却觉得6昀已做得很好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