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粮案新局(第 3/4 页)
潘链打着哈哈进宫了,又一辆马车在宫门前停下,薛泌打着哈欠从车上下来,他在廷尉府衙门关了一夜,今天是直接从廷尉衙门过来的。
没有例外,薛泌也被官员围住了,纷纷向他打听,薛泌自然也只是打哈哈,一句话都不留,摇摇摆摆的进了尚书台。
“薛大人,到底出了什么事?怎么招呼都不打,你看看,现在外面议论纷纷。”潘链立刻问道。
薛泌苦笑,连连叫苦:“潘大人,老太师,这我那知道,我也在太尉府住了一宿,连家都不能回。”
左辰大怒,拍案而起:“贺坚大胆!无旨,岂能扣留大臣!”
“唉,也不是他成心扣留,而是怕走漏消息,”薛泌摇头叹息着将昨天廷尉大堂上生的事说了一遍:“为了不走漏消息,麦公公建议,凡是知道消息的,都不准出去,贺大人连夜进宫,所有账本全数送到宫里,嘿嘿,这下事情大了。”薛泌一脸幸灾乐祸,唯恐事情不大。
潘链脸色大变,左辰大为震惊:“在廷尉府大堂上行刺!匪夷所思!匪夷所思!真是胆大妄为!胆大妄为!”
潘链好一会才压下心中的惊慌,转身刚坐下,秋云也进来,他却一言不便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尚书台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固定的座位。
潘链看着秋云,嘴唇略微动动,没有开口。
延平郡王和曹晃同时到的,延平郡王很自觉的走在后面,曹晃进来也没说话,便径直到自己的座位上。
“昨天没有军报吗?”曹晃只看了一眼书案上的文书便问道。
并州和雍州的军报都是他和秋云在处理,这次出塞作战,太原王每三天就八百里快报送到帝都。
“回大人,今儿没有。”负责分奏疏的小吏恭敬的回答道,这些小吏能在尚书台工作,相比其他衙门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若能获得某位大人物的赏识,那无疑是仕途捷径。
“王爷,这粮库一案,现在是越来越热闹了。”薛泌开启了闲聊模式,每天到尚书台后,众人都要闲聊一会,时间长短,视话题有趣与否。
延平郡王似乎一点不意外,笑了笑说:“宫门口有这么人,今儿一大早,便听说了,贺大人好气魄。”
“昨儿并州没什么大事,帝都倒真出了大事,这账本找到了,按照账本抓人即可。”左辰低头,拿着本奏疏,目光留在奏疏上。
“这事要这样简单那就好了,”薛泌的语气依旧满是幸灾乐祸,这柳寒去了扬州快一年了,自己每每遇上难事,便飞鸟求助,柳寒给出的方略,总能让他茅塞顿开。
到现在,他还很庆幸网络到柳寒,简简单单几个策略,便改变了皇帝对他的印象,为自己进入尚书台打下基础,随后,又出奇招,终于让他进入尚书台,进入这个大晋的权力中心。
秋云抬头看了薛泌一眼便又低下头,曹晃不为所动,延平郡王神情微变,眉头微皱,左辰却没有明白,依旧说道:“有账本,自然有名册,按名拿人,还能怎样。”
“老大人说的是。”薛泌没有与他争辩,只是笑了笑,便偃旗息鼓。
延平郡王却明白,薛泌是对的,左辰老学究,象飞在天上的神仙,飘飘然,不食人间烟火,哪知道这里面的玄机。
正想着要不要给左辰挑明,门帘掀开,一个小太监进来,怀里抱着厚厚的奏疏,进来后便放在桌上,然后拿出几本来,对潘链说:“太师,这几本是今天必须盖的八百里加急,皇上请老太师尽快盖印。”
潘链下意识的点头,小太监也没再说什么,便抱起一叠奏疏,转身走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