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韩澄入幕(第 2/4 页)
句示意书案上的廷寄,柳寒拿起来,一本一本的看,句没有打搅他。
柳寒看得很快,这些廷寄中,最要紧的是两份,一份是大晋军队出征塞外,太原王统帅八万大军出征中部鲜卑,另外还有白山匈奴的三万大军;第二份便是要求各地将粮食送到帝都。
“大人怎么啦?”柳寒有些纳闷,在他看来,这些都与他们无关。
“子民兄,你对这次出兵塞外怎么看?”句幽幽的问道。
“风险与收益同在,如果不恋战,战决,我们胜算大,战事若是拖延下去,那就不好说了。”柳寒叹口气,他其实并不看好这次出塞作战,太仓促,各方面准备都不充分。
句苦笑下:“唉,先哲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真的很担心,朝中诸公是不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子民,我们自己都知道,胡人会就这样与我们决战?先帝三次出塞作战,有两次都是追入大漠深处,作战时间过半年,损失马匹过半。”
柳寒沉默的点点头,泰定帝在将鲜卑人赶出中原后,泰定帝便制定了反击方略,三次远征大漠,除了第一次,鲜卑人都采取的诱敌深入,其中第二次惨胜,第三次则是战败,被鲜卑人拖在草原深处,人员马匹疲惫不堪,要不是方回当机立断,撤兵回国,恐怕就要全军覆灭。
每一次出塞作战,代价都极大,第三次出塞作战,十万匹战马损失了六万,十五万大军只有十二万回国,这还是没有生大规模战斗的结果,可谓损失惨重。
柳寒没有经历过那些,但知道一件事,战争不会按照你的设想展。
“唉,大人忧心国事,可,现在大人最要紧的是把身体养好,这才能为皇上分忧,为黎民造福。”柳寒叹口气,在心里嘲笑,这句什么时候也开始忧心国事了。
句轻轻锤打床铺,叹道:“可问题是这些事,唉,若塞外战败,势必天下震动,严重的话恐怕有不可言之事,咱们今天作的事,将来可能全部作废。”
柳寒忽然明白了,句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若塞外战败,朝议纷纷,士族趁机难,皇帝能扛住这压力,到时候来个改弦易辙,他们这帮人不就成了罪人。
其实,这也是柳寒担心的,这万恶的封建社会中,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皇帝的意志,而这个皇帝急躁冒进,很容易留给对手攻击把柄。
“大人不用担心,这事好早着呢,”柳寒笑嘻嘻的宽慰道:“咱们不过是奉命行事,大人多心了。”
句重重叹口气,抬手下,又无力的放下:“你看看大军刚出塞,这不,就开始催粮食了。”
柳寒再度笑了下:“这不要紧,这是盛怀的事,他要收不上来粮食,朝廷处罚的是他,与咱们有什么干系。”
“这你不懂,我可以断定,最后这事还是要落在咱们身上。”句无奈的苦笑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