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66章 遥见狼烟(第 2/3 页)

    如此一来就能知道幕后主使是谁了,异类的幕后主使应该是西王母,因为在天庭建立之前,西王母就是昆仑众多山神的头领,而她手下的那些山神,多是异类之身。

    阴魂的出现必然经过了地府的同意,因为没有地府的授意和遣派,它们不可能大量的出现在人间,它们的背后应该是原本掌管阴间的太阴元君,就算不是太阴元君本人所为,也应该是其手下遵从她的授意。

    阴魂和异类出现之后毁坏寺庙,驱逐僧侣,这一举动颇为耐人寻味,早些年那遇害的张德利曾经说过西魏现有大小寺庙数万座,出家的僧尼过百万,此事就像滚雪球,会越滚越快,越滚越大,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土佛教的规模和僧尼的人数想必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百姓都当和尚尼姑去了,谁来耕种田地?谁来保家卫国?谁来繁衍子嗣?

    关系到国事民生,危及到种族存亡,就必须有人予以制止了,谁最应该出手,肯定是朝廷,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朝廷已经不敢干涉了,单是住寺的和尚就一百多万,信徒怕是没有一千万也有八百万,而整个西魏也就两千万人,一半成了佛教信徒,朝廷敢动佛教,岂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够了。

    除了朝廷,三宗也应该出手,但他们也有顾虑,最主要的是得避嫌,毕竟佛教和道教在信徒,香火,供养等很多方面有利益冲突,道人若是出手制止,立刻就会背上由妒生恨,心胸狭隘的骂名,就算做的是正确的事情,在世人看来也是卑鄙的举动,“看,牛鼻子坐不住了,出来污蔑排挤人家了。”

    除了避嫌,自身实力也有一定关系,早些年玉清和太清都遭受了重创,尤其是西魏的玉清宗,乾阳门一战精锐尽失,也正是因为玉清宗受创最为严重,所以西魏的佛教发展才如此迅速,原因很简单,没有对手,少了辖制。

    在朝廷和道人都无法出面制止的情况下,事情总得有人管,黑锅总得有人背,于是妖怪和鬼魅就出现了。

    只要是人,就有人性,神仙也不例外,妖怪鬼魅毁坏寺庙,驱逐僧侣,对江山社稷,对百姓民生是有好处的,但在此事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个真相,那就是佛教畸形发展对民生的巨大损伤给了西王母和太阴元君一个极好的出兵理由。

    太阴元君和西王母都是大罗金仙,私下里虽然政见不合,互相抗争,但表面上的和谐却一直不曾打破,说白了就是虽然面和心不合,还没有撕破脸皮。

    双方都在等待一个契机,一个撕破脸皮的契机,此番出兵驱逐僧尼就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光明正大,理由充分。

    可不要以为毁坏了寺院,驱逐了僧尼,那些妖邪鬼魅就会就此收手,不会的,外敌一去,接下来就会有激烈的内斗,而且内斗的发生还会非常自然,在驱逐僧侣的过程中,异类和鬼魂不可能没有分歧和冲突。

    眼下出现的这些异类和鬼魂,只不过是双方的马前卒,随着事态的升级,双方各部将校都会先后参与,到得那时,就是一场规模空前的三界混战。

    老和尚本来是往中土观摩学习的,未曾想遇到了这种事情,貌似在中土受惊不小,此时还是一副心有余悸,后怕不已的神情。

    南风又以手势询问,此番问的是四大名寺的情况,中土的四大名寺分别为东魏的佛光寺和护国寺,西魏的宝生寺,梁国的无常寺。

    老和尚在中土这一年多的时间也没有蹭吃蹭喝享清福,这家伙还是很务正业的,一直在游方行走,不止去了西魏,东魏和梁国也去了,对四大名寺的现状也很了解,四大名寺香火鼎盛,方丈主持都兼任朝廷的护国法师,唯一一个例外的是东魏的护国寺,护国寺与朝廷的关系一直很好,但行事低调,皈依严苛,信徒不多,而且护国寺的住持也没有兼任护国法师,东魏的护国法师让佛光寺的元空和尚当了。

    而梁国的护国法师竟然还是印光和尚,这家伙早年曾经被太清宗好一顿羞辱,但侯景上台之后又被启用了,侯景是篡位的,最怕民心不稳,于是就找印光来当国师,印光麻木民众还是很有一套的,后来侯景被杀,新皇即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也没把他给换掉。

    问过四大名寺的情况,南风又问起地藏王菩萨。

    未曾想老和尚竟然摇头,言之倒是听人说过地藏王菩萨转世中土,却不曾见到过。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志怪书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武圣!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玄鉴仙族 过河卒 盖世双谐 叩问仙道 修仙琐录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神话之后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九阴九阳 剑来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逆仙 彼岸之主 身在洪荒争做道祖 中州录 原来我是道祖 为龙之道 凡徒 大夏文圣 我有一卷黄庭经 小狐妃,太凶萌 武圣!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