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篇21(第 4/4 页)
“是。”
那人恭敬的从袖兜里掏出一封信道:“马大人,有您的信。”
马燧诧异,怎么会送到这里?
接过来一看,他沉默半晌,叹了口气,对送信那人道:“赵城有急事,跟辛大人说一声我先回了。”
懒得再找寻营帐,去马厩拉了马,直接奔走。
踏着夜色和白雪,一路上心思百转千回。
信中哪里是赵城有事,不过还是家族效忠那人的事罢了。
也不知道他们扶风马氏的先祖到底欠了陇西李氏什么,据闻已经好几百年了,这家族的债还没还清吗?
他听从家主之言,在仆固怀恩的这场反叛里添了一把火。
反正是李氏的王朝,那人也是李氏之人,他所作所为应当不算背叛朝廷吧?
马匹在山林间飞奔,唯一照亮前路的只有天上的雪后明月。
明月不仅照亮了路途,透过营帐缝隙,它还照耀在了崔大脚下。
这是一个堆放杂物的简陋营帐,他和这些没人要的废物一样,丢弃在这里。
环顾四周,比风餐露宿的路途稍好了那么一点点——有帘帐遮身,好歹能阻挡些寒风。
如果不是一时冲动,来河东寻阿翁,哪会落得如此田地?
长安的家好歹有炭火。
他现在只能祈求崔翁能早些回营,赶紧把他从这个破地方救出去。
困倦之下,迷迷糊糊间,想起那些莫名其妙的梦,似乎脑袋清醒了一些,有个声音在告诉他,他不应当是甘心被困于此的人,崔翁若是不回,他得自己寻到出路才是。
————————————————
作者的题外话:
反正全文免费,到这里写几句题外话吧。
这篇文章整体来说偏历史向,很多人物的出场都跟真实历史有关。
马燧在文中只是路人甲,但是因为他出身扶风马氏,所以起了一些很关键的作用。比如,西凉尹太后的一婚丈夫就是扶风马氏的马正元(前文有提哦);再比如,马燧在后来被重用,在长安城的宅邸就在安邑坊(《唐两京城坊考》中有记载哦,和崔大的对话其实是有用意在里面的)。
布局很久,填坑很多,路人甲也是有身份的。
作者写文很慢,是因为查了大量的史料,能看到这里,感谢大家的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