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三章 维拉人共和国的崛起(第 2/3 页)
好在对其他国家,诸如索兰托,维拉共和国等的军事贸易,才维持住这个还算巨大的造船规模。
只是面对迅猛的舰队扩充计划,这些船舶厂又显得不够了。
二十年,220支舰队,至少应该在前十年将所有的造船厂建设完毕,后十年将剩下的舰队生产出来。
也就是说,始源143年到始源153年,几乎每年增加20支舰队,才能完成计划。
而这仅仅还是特区政府掌控的船舶厂,至于民营船舶厂,在这二十年时间内,同样会十分的忙碌。
根据军事扩充案。六大星区将建设三十支舰队,同时,各行政星虽然没有强制要求采购主力舰,预计也会有数千艘主力舰的订单。
这可是一块大肥肉,要知道,在以往,主力舰的生产一直是特区政府管控的,如今总算下放到民营企业当中。
除了六大星区的主力舰是与特区政府一样的制式装备,其他行政星的主力舰并不做强制要求。
也就是说,除了主炮以外,其他行政星采购的主力舰,可能是不同设计的主力舰,这也算是个地方特色。
更何况,特区民营船舶厂,还有一些传统的客户,这些客户同样有大把的订单。
所以,这数十年,注定是特区民营船舶厂继续迅猛发展的二十年。
仅始源133年,就有826做船舶厂建成,在建的船舶厂达到了3562座,同时,在当年又有1845座民营船舶厂在申请建设当中。
这些船舶厂的建设,离不开重大利好消息的刺激。
这样刺激船舶工业飞速发展的原因只有一个,却是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巨大的需求。
不说特区的扩充案对民营船舶厂的刺激,只说宇宙之心中,就充满了巨大的商机。
首先就是特区宣布的四国采购案,这是已经落实,签订了合同的采购案,只等着招标分配。
许多的船舶联合体和实力强劲的造船厂,都对这四个采购案虎视眈眈。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