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尚书大人宴欢愉,夜路归途遇故人(第 2/3 页)
“董大人,这是我们京城最好的酒楼———得天楼。今晚在此设宴,还望大人赏光,务必前来啊。”
“孙大人啊,你这般破费又为哪般呢?”
“董大人,今晚此楼有别样的风情,错过可就得不偿失呀。大人,难道就没有一点兴趣吗?”
别样风情?一家酒楼而已,还能有怎样的眼界?不过,既然尤大人再三邀请,不去瞧一瞧也说不过去。
尤大人见说动了董尚书,侧身请他先行,自己则跟在他身后。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前来巴结的官员们请董尚书喝酒吃饭,宴席上,大家欢声笑语、歌舞升平,好不快活。董尚书酒过三巡,人有醉意。眼前浮现中原女子曼妙的舞姿仍然觉得不够过瘾,便放下手中的酒杯。
“尤大人,这就是你说的别有风情?哼,不过尔尔,言过其实罢了。”
“大人别急啊!她们只是暖场的,活跃一下氛围,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话音落地,尤大人招手示意酒楼小二。小二知道主座上的贵客是当朝权势倾天的董尚书,知晓来意后立即撤掉中原舞女,换了一批西域舞姬。
舞姬以鼓伴奏,舞帽上的金玲一摇一晃,发出清脆的声音。她们分成两人为舞,脚下踩着鼓面,鼓两侧莲花盛开,那是手艺精湛的刀工雕刻上去的。栩栩如生,好似真的莲花摇曳水面。伴着欢快的节奏,舞姬们扭动纤细的腰身,眉目生动传情。舞姿及尽变化之能,刚健明快、婀娜俏丽。
乐工们或席地而坐,或站立弹起手中的弦音———箜篌铮铮、火不思相鸣;笛声清脆、管竹悠悠;拨弄月琴,急如万马奔腾;筚篥闻乐,起伏如山峦……舞姬不时转动脚下的双面鼓,舞至激昂时刻,节奏加快,鼓声催紧,大幅度的动作和激烈的旋转另在场的人眼花缭乱。绸缎击鼓,竟与伴奏相得益彰。
舞姬跳的是西域石国的柘枝舞,名为“凤影娇”,众人看着眼前不一样的舞蹈风格纷纷拍手赞叹。奏乐欢快激昂时,董尚书不禁举起手中的酒杯吟咏前人的诗句“红筵高设画堂开,小妓妆成为舞催。珠帽著听歌便匝,锦靴行踏鼓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兴奋之情。
曲终人散,随行的官员们意犹未尽,还想挽留董尚书,却被他婉拒。
“董大人,一人行走夜路为恐不安全,您稍等片刻,下官叫人唤来马车送您回去。”
“别!这点儿酒量本官还醉不了!这条路本官常走,怕什么?一个酒鬼,没人打本官的主意……嗝,不、不说了!本官还要回去好好休息休息呢。”
伴着夜色,董尚书没有像往常一样坐着马车回去,身边也未曾见仆人跟随,而是独自一人浑身充满酒气摇摇晃晃的走在回家途中。
他自认为上京城内安全无虞,殊不知当董尚书走到一处人烟稀少的路段时,四周只有民房林立,旁边墙角一侧堆积大量的竹笼。董尚书刚要抬脚向前行走,不曾想从黑暗中蹿出一道黑影。那人蒙面持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月下冷光照耀在钢刀上,董尚书猛然抖了个机灵,在醉意中瞬间清醒。
“别杀我,别杀我!”
突然出现的蒙面男子压低嗓音,钢刀未曾移开视线半分。
“想活命,那就拿命来。”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