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告别,自上路(下)(第 3/4 页)
这份感情似乎有些触动了秦天的神经,这些天他的修行其实也遇到了一些麻烦,自己的五感变得越来越灵敏。
沿湖岸边走着,因为五感敏感,四周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在他这里让自己感觉到像雷鸣之声一般。
经历前几天的事,秦天略微有所悟,这应该是自己道家修行也度过了第一阶段,“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的阶段。
这是丹道里的第一章,也是道德经第一章里的文字。这句话大概的意思就是指秦天已经进入修行,而且能用精神力去感知周围。
往往这个阶段的修行者,会变得十分敏感,直到圆满后就会出现他现在这种状况,不过前世他经历过这种情况,自然知道如何应付。
只要当做没听见,没看见,没感觉即可,之前能将精神力外摄于景,只是单纯的感知,如果他能度过这一阶段,就应该能将外景慑于元神之中,由观其妙,变为观其徼,这大概就是魂力进入地级的标志吧?
看来万法想通,无论是前世的丹道,还是此生的魂力修行,都不过如此,这又再一次证明了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
而魂力修为在白若兰师父给的玉简里也有描述,进入人阶,便是步入修行者的范畴,有了魂力,代表着可以感知周围的一切,魂力便是眼,魂力触及之处就犹如蚂蚁的触须一样,会将很多信息返还给你。
不过终究秦天还是感觉这魂力探查不如精神力探查来的方便,因为精神力是目光所及之处,精神所致,必然可查探一番。
……
大约走了一个礼拜,秦天总算看到风长老说的那座高山。
看来,很快就要回到后土州了。
这一路上秦天把大家给他的碎银子都用魂力炼化绕软,制作成一片片银叶子,只是单纯的改变外形他还是能做到的,如果是要质变,那还得需要更高深的能力和技巧。
之所以做成银叶子,一方面便于携带,一张张的放在大布袋里也不占地方,另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前世武侠小说里金叶子的灵感,想要用这些怀念那些可爱的村民们吧。
马上就要翻过这座高山了,沿这湖泊岸边走来遇到不少野兽,但是都是一些可爱的食草动物来岸边饮水,偶尔发现一只类猫科的野兽,看到秦天也并没有主动攻击,一路还算顺利,白天他在岸边走,晚上他就会找到岸边的一棵树上休息练功。
今晚是在这篇湖泊的最后一晚,秦天并没有如往常一般在树上,而是靠着湖边的一块儿大石头上,蛋卷儿也和往常一样趴在他身边。
四周撒了师父给他的药粉,主要是驱赶蛇虫,有智商的野兽在秦天修行中释放的龙气也不敢靠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