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8章 大宋朝的水泥路(第一更)(第 3/4 页)
“石灰石、黏土和铁矿。”陈规用很简单的语言说道,“将石灰石和黏土一起磨成生料,接下来把生料煅烧至部分或全部熔融,称为熟料,最后把熟料和铁粉或铁矿渣同磨就得到水泥了。”
“如此简单?”赵鼎惊讶道。
“确实简单,不过此法却是我们花费了两年时间才形成的。”陈规感慨道,“起初是官家要求我们制造一种坚固的泥土,可以铺路,他提到了石灰石,于是我们就开始尝试。”
赵宁停下来不由得点头。
陈规的制作方法和21世纪的固然不同,可以说比较原始,质量肯定没法和21世纪相比,但放在这个时代,绝对够用了。
方法看起来简单,但从无到有,是最难的。
在不确定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这种水泥的情况下,格物院的探索就是不断增加各种东西去和石灰石一起融合。
直到增加到极其复杂,最后再慢慢地削减,调整。
“如果是这样,制造费用不应该如此昂贵。”赵鼎好奇道。
“主要是目前市面上的原材料不多,仅仅是收集原材料的人工以及零散的运输费用就不少,而且在煅烧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煤炭,煤炭价格极其昂贵。”
“如此说来,只要将石灰石、黏土和铁矿的数量增多,形成有条不紊的稳定供应,制作费用就能降下来?”
“可以。”陈规说道,“如果将煤炭的数量也提升,费用还会进一步下降。”
“降到多少?”
“算上人工,每里的总费用大约在100贯,这是最低的了。”
“若是如此,从东京到长安的1200里的路,所花费在12万贯以上。”赵鼎说道。
赵宁说道:“道路复杂,应该会花费至少20万贯以上,如果是分包民间私营商社,可能要到25万贯。”
“但是花费25万贯,修建一条平整的路到长安,所得的收益,一定是远远超过25万贯的。”
“如此看来,这是一件百利无害的事?”
赵宁说道:“不仅仅百利无害,若是能大量制造水泥,将大宋的每一个州府之间都铺上,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赵鼎和张浚一时间神色愕然。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