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新政南下(第二更)(第 3/4 页)
皇帝和宰执的关系融洽度,关系到核心执政者们的人心。
所以,即便秦桧在背后搞小动作,赵宁是不会随意跟宰执撕破脸皮的。
更何况交钞下乡的新政,还需要秦桧来推进。
“不知官家来访,所谓何事?”
“今日谈及民间借贷,虽然朝廷要严查,但是朕心中还是不放心。”
秦桧为赵官家斟茶,他说道:“臣倒是觉得,官家是可以重新推行青苗法的。”
“你的意思是,全部由官府来操办?”
“臣以为可行。”
赵宁说道:“但王介甫已经证实青苗法的失败,对缓解民情并无帮助,官府不愿意将钱借给穷人。”
“现在的交钞下乡不正是青苗法的改良吗?”秦桧说道,“只要将新农政的面扩大,让农民都来租田,天下人若是变成朝廷的佃户,朝廷严格掌握农民的户籍、住址,再将钱借贷给他们,新农政中,朝廷每年对每亩田才收取10斤的租金,已经是有史以来最轻的,农民只要愿意种地,都会有钱偿还借贷。”
秦桧继续说道:“只不过,随着新农政的面扩大,覆盖的户籍越多,银行必将无法承受,是以,需要专门设立一个针对农民借贷的衙门,它也属于银行,可以称之为农政银行。”
好家伙,秦桧这脑子转的确实快。
“如此可行?”
“臣与康王亲自在京畿路考察过,可行。”
“那朕打算在南方也推行交钞入乡,可否?”
“可行,但是必须新农政随行。”
“那就新农政随行,整个农政银行,归属大宋银行管辖,至于从南方何处开始推行,你有何建议?”
秦桧想了想,说道:“可以从京西开始。”
“不,京西转运使刚上任,正在肃整借贷,朕打算从江东开始,你以为如何?”
“江东富裕,若是能再普及交钞,那自然是更好。”秦桧说道,“江南东路转运使卢益是个难得的人才。”
“卢益上一次还跟朕说江东民情多艰,会不会与京西南路一样?”
秦桧说道:“臣并未亲眼见到,不敢妄下定论。”
“那便从江宁府开始,此事由你来主持。”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