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大宋的私企?(第二更)(第 3/4 页)
“开封府不少商人想要找银行借钱,像新农政里那些均田承租的农民一样。”
商人?
果然,商人已经嗅到了这其中的利润机遇。
一旦银行真的对外开始做借贷业务,便意味着资金的流动。
一旦出现资金流动,必然会产生利润,一旦有了利润,商人们必然如同鲨鱼嗅到血腥味一样,开始聚集过来。
这是事务的规律。
赵宁问赵构道:“你觉得呢?”
“臣觉得可行,但要做好风险控制。”
“什么样的风险?”
“还钱的风险,不能什么人都可以借贷。”赵构的逻辑显然还是很清晰的,“现在农贷的范围也很明确,贷给均田承租的农民,他们还有农政司授予的租田契约,还有资格申请银行借贷,这就让风险可控,毕竟富豪们将钱存到银行,银行还要定期给那些富豪利息的,若是出现借钱不还,这银行怕是要关门,岂不是大乱?”
赵构的思维让赵宁震惊。
看来古人是真的一点都不笨啊,只是见识的问题而已。
当一种新的事务出来后不久,他们快速熟悉后,就能察觉到里面的逻辑。
而赵构这个人,虽然操蛋,但他可是赵佶众多儿子里最聪明的那个。
赵宁继续问道:“那如何规避风险?”
赵构说道:“自然是有房产契证的抵押。”
赵宁越发来兴趣,他也不多说,只是问赵构:“借给商人钱有什么好处?总不能国朝做无利之事吧,朕可没有那么多闲心帮他们发财。”
赵构回答道:“若是商人有了充足的资金,可以帮朝廷补全北线的后勤运输。”
赵宁看了一眼赵构,赵构被赵官家忽然锋利的眼神吓了一跳,连忙说道:“臣哪里有说错,还请官家恕罪。”
赵宁大笑起来,拍了拍赵构的肩膀,说道:“不不,你说得很对,但你忽略了一个关键点。”
“请官家指教。”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