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4章 被外甥训斥的舅舅(第三更)(第 2/3 页)
“这……”
“你去查查,随便找个地方查一查,看看地方官员牵涉到粮储司或者邮政的,看看他们都干了什么!”
赵宁的语气变得更加严厉,连眼神都变了。
之前在皇子们面前还是和善、耐心的慈父,现在已然是冷酷的君王嘴脸。
王宗濋立刻知道赵官家的态度了,心里当即后悔自己鲁莽,轻信钱喻清的鬼话,写了这份汇报自讨苦吃。
“你这份汇报写得不错,把责任都扔出来了,把问题也扔出来了,你若是不写,不主动提出来,很快就会变成众矢之的,等着丢了你这官帽吧!”
王宗濋立刻说道:“臣丢了这官帽无所谓,官不官的,对臣来说不重要,臣只是担心以后不能为官家分忧了。”
“商业问题关乎到国家大事,商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赵宁语气也缓和下来。
在这里骂王宗濋没什么鸟用,王宗濋又不是治世之才,他能把太府寺和银行把控成现在这个样子,已经难为他了。
虽然地方上的商司和银行被腐朽得像筛子一样。
可很多问题的形成,是多方面综合的,并非绝对的正确与错误。
否则,谁都能做宰执,谁都能当一个明君了。
“想要提高民生,就必须坚持不断研制新的技术,提高生产的效率,但是如果想要让技术真的惠民,就必须将新的技术民用化。”
赵宁说的这些,对于靖康元年的大宋臣子们来说自然是陌生的,但对于靖康十四年的臣子却已经不陌生了。
“想要民用化,就必须商业化,懂了吗?”
“懂懂,就跟臣之前卖肥皂一样,肥皂刚出来的时候,生产少,贵族和官员们愿意高价买它,等到肥皂产量极大提升,它的价格就降低了,等到民间商人都开始生产肥皂,它就进入了平民家庭,使平民也享受到了以前官老爷和贵族才能享受的商品。”
王宗濋反应得还算快,毕竟在太府寺待了十几年了,银行也掌管了十几年了。
“如果没有民间商人参与进来扩大肥皂生产售卖,仅凭朝廷去生产肥皂,那到现在,江宁府的一个普通家庭,可能都用不起肥皂!”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