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宋金议和(第一更)(第 2/4 页)
那个时间段,不仅仅官僚们无忧,老百姓也不必面临战争的恐慌,安心耕种、织布。
国家不会以战争为由加税,官僚自然就相对缺少一些搜刮民脂民膏的借口。
与民休息,安居乐业,是无数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最朴实的愿望。
不过完颜乌达补这话说得漂亮,但是不是他的本意,就不得而知了。
按照金国贵族老爷们的想法,与大宋议和,开放边贸,是可以第一时间满足他们自身穷奢极欲的生活的。
至于为了大金百姓好,这是一个万能的说辞。
大殿内一时间陷入沉默中。
“臣认为,现在两国和平,已然是大势所趋,请陛下圣裁。”
一个人站了出来,他浑厚有力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宋朝的右相赵鼎。
赵鼎此话一出,基本上已经拉开了两国议和的大幕。
有人说,其实赵官家已经想议和了,只是这种事不能官家提,得以为德高望重的臣子提。
万一后面议和出现了问题,不能损了官家的威信。
这种操作,大概是古代政治层面的基操。
在场的官员如果连这一点风头都看不出来,也没资格站在大殿内了。
“两国交战十数年,我河北屡受战火牵连,白骨累累,家破者不知凡几,朕每每念及此,心痛不已,夜不能寐。”
“向往安定的日子,是大势所趋,重建美好家园,是百姓最朴实的心愿,朕又怎敢违背天下人的意志?”
“大宋内部,依然还有贪官恶吏,不知在何处欺压百姓,朝廷当以百姓生计、安康为己任。”
说到这里,就停顿下来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