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尾大不掉(第一更)(第 2/4 页)
范帅,你不怕触怒龙颜,把你的脑袋也挂在城头去吗?
岂料赵宁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臣与张相公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张浚的意见是在长安建立军事学院,所有的军官必须由军事学院出去。”
“此法虽妙,但不加上轮调制,也是不行的,河西距离京师实在过于遥远,人事任职不加限制,久而久之,便会在地方形成尾大不掉。”
最后,范致虚加了一句精髓:时间是人情之基石。
赵宁不由得点了点头。
不过范致虚厉害之处,并不在于他现在提出了这个至关重要的点,而在于每一句都在说公,但句句却都在说张浚。
说张浚也不是范致虚一个人,朝中说张浚的也大有人在。
康王之所以调到西北来,就是为了削弱张浚的影响力。
大宋朝以前是有严格的轮调制的,甚至为此立法,叫做更戍法。
这正是赵匡胤为了吸取前唐藩镇林立、天下不安,而创建的律法。
但这十年边患过甚,朝廷放权地方是必然。
昔年唐德宗吸取爷爷唐玄宗的教训,将河西藩镇切割成数块,以削弱边疆对朝廷的威胁,但却也同时削弱了边疆对外的战斗力。
但依然没有解决藩镇问题,因为就算你削成数块,每一块藩镇的权力是独立的,他们依然能慢慢壮大,吞并周边。
就跟春秋小国到了战国已经是强国一样。
而大宋朝的办法是,文臣领兵,多部门交叉管理,内部掣肘。
这就是内守之策。
内守之策保证了内部百年安定,给农业和商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大宋成为商业最发达的王朝。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