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国库:我最近压力有点大!(第一更)(第 2/4 页)
“这第二部分是移民,每年移民20万,每人领100贯,每年需要2000万贯的移民费用。若是西北常规军费不变,从靖康十三年到靖康十七年,西北每年要投入2600万贯。”
这算得非常粗暴,但大体的逻辑是没有问题。
而且打仗的时候,许多物资会因为突发情况而浪费掉。
从靖康十三年到靖康十七年,每年投入2600万贯到西北,而其他各地的军费开支大体在1400万贯。
也就是说,在宋金没有发生任何战争的情况下,从靖康十三年开始,扩边和军防的保底开支是4000万贯。
赵宁又问道:“若是算上其余开支呢?”
“若是靖康十三年,官吏俸禄涨到1500万贯,加上公务费、驿站等费用,可能总支出要到5500万贯。”
赵鼎又补充道:“为了以防万一,到靖康十二年,国库收入应该维持到6000万贯以上,否则无法应对随时发生变化的突发情况。”
听到这个数字,梅执礼额头冒汗。
“若是……”
赵宁问道:“若是什么?”
“若是这几年,我朝与金国关系恶化,双方开战,恐怕不到靖康十三年,国库开支暴增,臣预估了一番,得到年收入得8000万贯以上,至于收复燕云则需要的更多。”赵鼎倒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计算着。
“诚如陛下所言,燕云之地沦为虏手已有近两百年,民生凋敝,大宋拿回燕云,作为前线据点,必然也要移民,若是五年移民200万人,每年仅仅移民花费就需要4000万贯。”
梅执礼忍不住了:“移民可以不用给钱嘛,让他们自己去,那里那么多土地可分配……”
“话虽如此,大部分百姓不愿意随意迁移,更何况是遥远的燕云之地,而且关键是要快。”赵鼎说道,“既然要快,就只能用立刻看得见的东西去引导民众,还是要做好准备的。”
“大相公说得没错,收复燕云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我们要做好万全之策。”
“如此,国库每年收入岂不是要上亿贯?”梅执礼倒吸了一口凉气。
外面那些人天天嚷嚷着要打仗,要收复燕云,要重回汉唐强盛。
但他们谁又坐下来仔细算过这笔账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