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大宋南洋商社(第一更)(第 2/4 页)
擒纵器是钟表的关键部位,其实唐朝就有了,但真正应用到计时是宋朝。
那水运仪象台是宋哲宗时期由苏颂和韩公廉两人开始设计制作,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类。
它的重要功能是天文观测、天文演示和报时。
也是人类历史上擒纵器最早世纪实用的开始。
只不过它非常巨大,12米高,7米宽,12米相当于四层楼的高度了。
可惜的是,因为历史上的靖康之难,此物被废弃。
到了南宋,失去实物,普通人已经无法理解其中的原理,便失传了。
陈规说道:“不过水运仪象台的擒纵器,恐怕与陛下说的还不太相同,需要大改。”
赵宁其实很想说水运仪象台是不是利用了重力和水力来推动,但他没有问出口。
首先,重力这个概念,就不是宋人能理解的。
这种理论科学,是需要建立一套力学体系才能真正理解,无法理解理论,贸然开始讨论,就是鸡同鸭讲,不可能有结果的。
但是中国人有一个非常牛逼的特质,他们是最具有实践精神的,即便暂时没有完善的理论知识,却可以想方设法做改进。
千万不要怀疑中国古代的匠人的智慧,他们真的能把农业时代的工艺做到极致。
看着赵官家画的简约到简陋的图纸,陈规蹙眉沉思起来。
这一幕像极了21世纪一个科技公司的程序员正在思考一个产品经理提出来的无理要求。
遇到脾气刚的程序员,可能当场就拔刀子了。
你他妈的张口就来,老子却要跑断腿!
“需要大改,臣先将这份图纸拿回去,给格物院和工部的人好好看看,苏颂当年留下了不少宝贵的图纸和文献,臣觉得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时间。”
“好,朕等你好消息。”赵宁顺便解释了一下,“若是这种计时器真的能制作出来,东京邮政、航海商社,甚至军队行军,都能更快更高效把控行动。”
“臣立刻去办。”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